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91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1915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3204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61.
王冰注释腧穴成就及特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问》中腧穴内容多称部位而无具体穴名 ,即使有也是少数。王冰在注释《素问》的过程中 ,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注释的重点进行了详细注释 ,不但注释腧穴多 ,而且将部位、类别与腧穴对应注释 ,保留了部分不见载于唐以前其它文献的腧穴。其注释特点主要表现在引用唐以前腧穴文献进行注释、对腧穴重复注释及穴同而注有不同三方面。王冰对腧穴内容的注释 ,给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以前腧穴发展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62.
循序渐进原则是有效实施教育和教学的最根本原则。教育 改 革要从这一根本原则出发,从儿童心理发展序列和学科知识逻辑序列的最佳结合入手,从 整体着眼,全面改革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双序结合整体教育改革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系 统整体性;适时教育性;高速有效性;最优发展性。  相似文献   
63.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夏中心意识使夏夷文野之分成为夏夷之辨的主流观念。夏夷文野之分又因民族矛盾和中外文化冲突而出现两种极端保守的表述形式———夏夷人禽之别和以地之中外划分夏夷的主张。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言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64.
哲学社会科学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俱进。哲学社会科学要发展繁荣,就必须回答时代和社会提出的问题,直面人生,直面社会,勇于创新。理论创新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关键。在创新中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5.
资源匮乏,人均占有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然而大量的四荒地资源又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怎样促进四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本文从农村四荒地资源产权运作的历史变迁入手,分别对三年改造时期、合作社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及改革以来农村四荒地资源的产权安排及其变迁进行了描述与评价,进而得出结论,旨在对实践中不断高涨的四荒地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肖德武 《东岳论丛》2004,25(4):207-208
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哲学研究,都会遇到"实在"、"时间"等问题的纠缠.把它们当作人人明确其含义的原初概念而不加界定,是浅薄的,如一般公众那样根本不把"实在"和"时间"当作问题提出;为摆脱纠缠而对它们做一劳永逸的规定则是徒劳的,如牛顿曾经定义"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那样;不与具体的科学成就相结合,单纯从哲学的角度对它们作思辩的说明,则往往是顾此失彼,难免失之空洞,如海德格尔、萨特等西方哲学家所做的那样.要对"实在"、"时间"等问题作出全面而又恰当的阐释,一方面需要对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相关成就作出分析,另一方面还需要找到一种独特的哲学视角予以高层次的阐发.  相似文献   
67.
语法教学体系跟科学体系有关系、有区别。根据今古专书注释考据中的语法分析,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宜有旬读与层次分析、语义关系分析、语词搭配分析、旬式词序历史变化分析、语用和语境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68.
李德龙 《理论界》2007,(1):102-103
本文从后现代哲学的角度对主体性教育督导的发展进行尝试性审视与概览,分析教育督导在认识论主客体关系中发展的路径及本质,进而揭示教育督导主体性的时代特征;探寻以交往合作为基本方式的当代教育督导的哲学意蕴与实践策略,展望主体性教育督导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69.
模仿战略,也称为标杆学习,即企业将自己的经营业务流程与行业中的领袖企业进行对比,以优势企业为参照设立改进的标准,通过不断向优势企业学习来提升绩效,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这实际上是复杂环境下组织间学习的一种战略模式。这一战略模式的绩效一直是理论和实业界研究的热,最。从组织学习的角度看,企业绩效的提升有两种基本途径即内部学习和外部模仿,笔者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模仿战略绩效提升的三种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NK模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企业经营及其环境的复杂性对企业的游走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增大了企业实现最佳绩效的难度;模仿是一种有效的战略,能够使劣势企业赶超优势企业,在特定的条件下还能极大地削弱复杂性的影响;理论上,渐进提升与模仿混合战略是劣势企业的最优选择,并且采用此种经营战略的行业容易形成充分竞争、刺激创新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70.
青少年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875名初一至高二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青少年疏离感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环境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2)高中生疏离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每一年龄段内,疏离感随年级升高而增强;但青少年疏离感性别差异不显著。(3)家庭功能中的角色、沟通、情感反应和情感介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疏离感,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对青少年疏离感的预测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