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621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督教本土化问题是研究中国基督教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课题。盐灶基督教堂第二任牧师刘泽荣父子合著的《刘氏家谱》,记载有与地方基督教史、基督教本土化课题有关的史料。  相似文献   
82.
以陈慈黉侨宅个案研究为例,从美学角度对侨宅的空间视觉流程与节奏、风水观与朴素美学观、礼制秩序与建筑格局等建筑美学特色作一些探索,可以窥见潮汕民居的美学现象和更深层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3.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及实现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其快速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密切相关,而企业的这一能力又与其生产能力水平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考察各种影响企业合理生产能力水平的因素,可以看到,采取虚拟经营方式,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生产能力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84.
管理者报酬与企业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管理者报酬跟国外的管理者报酬相差甚远,因此,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在中国,提高管理者的报酬是改进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他们认为,管理者报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应该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我们在实证研究管理者报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二次模型比线性模型更能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管理者报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85.
通过归纳分析湘潭方言入声变调的类型、影响因素、发展规律 ,证明变调是入声最终消亡的前兆 ,也是入声消亡中的必经环节。其过程应是 :入声字通过变调由低升调 ( 2 4)转为中高的平调 ( 4 4) ,然后一般归入阴去调 ,部分字会归入与普通话相应的调类 ,入声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86.
目前 ,汕头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下降 ,竞争能力喜忧参半 ,应当针对汕头经济发展的特点 ,着重解决汕头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战略、行政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 ,优化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 ,提高开放程度 ,只有这样 ,才能使汕头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市  相似文献   
87.
鲁迅早年奉行尼采式的个人主义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以后又接近苏俄的集体主义 ,晚年他又祭出了个人主义的旗帜。鲁迅思想上的这种不断的连接与断裂 ,既体现了鲁迅思想上的痛苦与深刻 ,又折射出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8.
“十一五”期间汕头市必须强化园区经济带动、产业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使产业结构具有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和传统优势工业为支撑、具有比较优势的商贸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特色,增强汕头市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9.
遭遇历史误会的文学巨人——罗隐文学史地位之重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定广 《学术界》2006,(6):242-250
罗隐继“温李”之后独步唐末文坛近半个世纪,其诗文创作成就均达时代之巅,堪称中国第一讽刺诗人。但自宋代以后的千余年里,罗隐逐渐湮没成为唐末五代众多平庸作家中的一员。真正在整个唐五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中重新发现罗隐的,是鲁迅和毛泽东。罗隐地位的大起大落是历史的误会,对罗隐现象的研究,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思考文学史。  相似文献   
90.
穆木天外国文学翻译对于认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具有重要价值。穆木天与鲁迅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是“五四”以来不同翻译观的碰撞,是左翼文学多元构成的不同翻译观之间的碰撞,这有助于穆木天20世纪30年代翻译家身份的确立,他的巴尔扎克翻译和阐释是左翼文学的重要成果。穆木天的巴尔扎克译著迅速消失在读者视野中,需要结合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传统重新认识,但也可见有着他自身素质的限制,相比之下他的诗歌翻译更具有根基性,但却更多地受到来自他自身主导意识上的压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