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367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
我国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变量VAR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1979年~2008年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与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与第二产业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互动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是第二产业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论“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模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学者陈国明先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型,结合跨文化课程设计理论和国内研究数据,完成课程概念性的模块化设计,为国内同行提供一个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莫然 《兰州学刊》2011,(1):213-215
一个正义的公共社会所必须充分考虑的关于人的种种基本需求中,自由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正如博登海默所说的“要求自由的欲望乃是人类根深蒂目的一种欲望”。但是公共利益与个体自由的矛盾在我国过去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就没有得到解决,而如今虽然提倡个体自由,但是社会却依然没有留给个体自由喘息的空间。  相似文献   
24.
对交际法是否是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交际法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借助各种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习者使用目的语的交际机会而非传统的重复训练,从而对培养外语交际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交际法作为一种输出性的、运用交际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手段,忽视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基于理论和实践分析,交际法并非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5.
本文由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入手,逐步分析其人类解放的思想,其中的关键是马克思重新确立新的最高主体——无产阶级,而新主体变更是以反讽之方式扬弃西方传统救赎精神。  相似文献   
26.
针对学生反映刚进入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建设与管理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强的问题,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归纳后灵活运用企业案例进行教学,并对其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试验探讨.  相似文献   
27.
文章对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因应对策,以期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28.
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模型的人力资源选拔测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将模糊教学的有关基本理论与物元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构建以选拔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测评操作模型,并应用于企业招聘候选人的优选中.案例表明,该模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能有效地量化测评对象,提高人力资源测评的准确性,降低测评过程的主观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9.
郭显超 《西北人口》2008,29(1):72-76
通过对检索文献的分析,从婚姻挤压的现状、原因、测度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学者就婚姻挤压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回顾了主要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笔者最后建议从人口安全与和谐社会这两个角度研究婚姻挤压问题。  相似文献   
30.
微机原理及应用属于理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该专业课程的教学难免存在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设备落后、实用性较差等现状.虽然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但是其教学效果提升的难度依然较大,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改革.本文在引用传统的比较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原有比较教学法模式进行拓展,衍生出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促进教学质量为中心的重点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