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9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22.
乡村精英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多元参与主体之一,对组织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主导特征,可以说乡村精英领导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乡村精英的领导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能力、市场经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协调能力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论生物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是生物学、法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新生事物,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协同发展,它已经全面进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然而国际上和各国对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法律调整还处于空白状态。对此,一种观点认为,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应被定性为遗传资源,进而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来加以保护。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并非《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中的遗传资源,不适用该两项公约调整。基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对国际法律规范的解读,可以发现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在性质上属于遗传资源,可适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从而终结其法律调整的空白状态。国内亦需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对遗传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24.
25.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立校之本。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长远发展。在阐释学风与学风建设内涵、学风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供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早期象征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李金发,以其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作为起步不久的现代白话诗坛吹来了一阵冷涩的微雨。他打破传统审美习惯,以丑恶事物入诗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象;他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以梦境和幻觉的情感体验构筑另类诗境;他重视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通过一系列死亡意象的营造表达对生命人生的深刻探索;他运用阴冷灰暗色彩的词语,使诗歌整体呈现悲凉苦楚的色调。李金发的诗歌创作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在现代诗歌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7.
通过vAR模型动态地分析市场制度、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制度和工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场制度的完善都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持续的促进效应;二者的影响程度虽然较弱,但具有长期持续的正向效应,并且三者之间也具有相互的正向效应。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将是完善市场制度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市场制度、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工业结构三者之间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28.
湘江战役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包含着勇于突破、勇于胜利、勇于牺牲的丰富内涵。湘江战役精神蕴含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根”,也有革命精神的“魂”。数字赋能湘江战役精神能够展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形象,为民族复兴注入新的精神动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赓续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国民理想信念教育。现阶段湘江战役精神数字化传播仍存在传播主体的认知偏差、传播内容和载体有待完善、数字化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创新数字化传播载体、加强传播人才的培育和建设,为湘江战役精神传播拓展新思路和新策略,助力湘江战役精神数字传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9.
农旅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良好载体和生动实践。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的基础上,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设计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8-2019年中国17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旅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吸引资本流入、加快非农转移和推动技术进步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凸显出要素流动在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此外,从资源禀赋看,农旅融合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不仅依赖于县域内部旅游生态资源,对外部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也有较高要求。同时,东部地区县域的农旅融合发展能发挥出更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可见,基于本地资源优势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并进一步补齐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全国各类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有利于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笔者结合旅游类院校的特点,分析了旅游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利用现代师徒制育人模式解决旅游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