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深入研究具有高次趋势特征序列的单位根(平稳性)检验问题,研究了高次趋势平稳过程和带高次趋势的单位根过程的概念及其时间趋势特征。结果表明,带漂移的单位根过程实际具有线性趋势,带k(k≥1)次趋势的单位根过程实际具有k+1次趋势;而k(k≥0)次(趋势)平稳过程则具有k次趋势。无论是趋势平稳过程,还是单位根过程,都可以通过差分变换确定其时间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92.
环境监测社会化能够弥补政府环境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但频繁发生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违规现象表明第三方环境监测市场需要监督和规范。本文借助演化博弈模型和数值仿真对地方政府主观型环境监管缺失和客观型监管不足情形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行为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政府主观型环境监管缺失情形下,第三方监测机构不存在履责动机,“违规”是其占优策略。在地方政府客观型监管不足情形下,地方政府对第三方机构违规行为的惩罚存在阈值效应;当第三方机构存在单方违规行为时,在保障地方政府监管能力前提下,提升惩罚力度和复查概率,可对第三方机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纠偏,但公众环境参与作用丧失;当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均存在违规行为时,在保障地方政府对第三方机构惩罚力度的前提下,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弥补地方政府监管能力的不足。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为发挥多主体监督作用,维护环境监测市场有效运作,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93.
为了缓解都市圈城际交通走廊不断增加的交通压力,我国近年来实施了很多投入巨大的高铁建设项目,为了更加有效和准确的评估这些项目,就有必要对城际出行行为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构造多指标多因果模型,同时从社会经济统计特征和心理因素两个角度分析都市圈城际出行者对普通列车、高铁和长途汽车这三种方式的选择行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统计特征对模型中的一些潜变量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并且新增加的潜变量"描述性规范"和"行为习惯"对方式选择行为及意向都有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根据扩展计划行为理论各要素对都市圈城际方式选择行为和意向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合出行者社会经济统计特征的差异,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都市圈城际运输供给信息和政策,为都市圈交通系统的优化提供基础的理论支持。最后给出了心理模型在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
文章通过大量国际、国内数据对比国际、国内产业结构,其中包括国际、国内FDI产业分布特点,利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实际利用FDI对其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引资对策来解决如何利用外资助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95.
资源型城市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转型难题,如何将“资源诅咒”变成“资源祝福”渐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话题。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论述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原因以及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在系统介绍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模型(GIFF)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以大同市作为典型案例来阐述该框架的应用以及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的因势利导作用,提出以“有为政府”干预引导资金和资源向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非资源型产业倾斜,并消除限制产业发展的软硬基础设施的瓶颈,进而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一个由“资源诅咒”到“资源祝福”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96.
创新主体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组成,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区域创新体系是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与环境相互协调,各创新要素协同作用,开放配置资源的网络系统。我们深入探讨了创新主体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三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理分工,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桥梁、纽带及支撑作用,能有效地完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7.
科技创新团队是根据科技项目研制的需要组织起来的科技单元,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和谐科技创新团队应具有以人为本、自由宽松、团结融洽、富于创造等四项基本特征,并以凝聚人才、构建梯队和不断创新为发展目标。可从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多学科相互融合、规模适度的科研群体;营造温馨、融洽、和谐的人文氛围和团队文化;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积极扶持科技创新生力军,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四方面入手实现高校和谐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  相似文献   
98.
何娣  邹璇 《统计与决策》2012,(22):135-137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发展服务外包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引入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三个中介变量,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1997~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索我国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途径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三者确实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大小依次为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人力资本优化效应。  相似文献   
99.
文章将国有企业改革分成委托权改革和产权改革两种形态,委托权和产权改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委托权可以是产权体系的一个部分和相对独立的形态,但委托权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难以激励企业经营层。而企业的战略重组则真正引入了从委托权到产权体系的改革,建立起国有资本的运行体系,从而真正解决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00.
国际生产分割使得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仍然需要应对国家之间不对称贸易政策的重要冲击.加征关税使跨越关境的中间品价格上升,推动以该中间品作为投入的下游行业产品价格上升,其后再进一步沿着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下游呈多轮传递.文章在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放松直接消耗系数不变的假定,建立了投入产出矩阵多轮递推模型,并以改进后的模型模拟中美两国各自对对方所有产品加征关税的全球价格传递效应.模拟结果显示:美国对中国所有中间产品加征关税使美国绝大多数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为汽车制造等行业,但其价格上涨的效果存在时间衰减效应,同时,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还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产品价格影响较大,说明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中国对美国征收关税对全球价格影响很小,且对中国国内各行业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均衡.在全球价值链结构下,由于企业可以采取对外投资等各类对冲策略,因而产业之间的价格互动影响并不是单纯的线性传递,而有可能是非线性传导,其最终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位置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