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71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变革,形成流量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流量经济具有数字化、平台化、共享化、空间化等理论特质,与共同富裕价值取向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经济建设实践中流量经济发展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流量经济服务于共同富裕进程发挥着保障性作用。综观理论契合、实践促进、制度保障三个维度,规范发展流量经济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2.
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解释范式必须做到在不丧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立场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哲学与史学对话,不会有研究视角上的反差.历史发展具有二重层次性:逻辑层面与事实层面.在历史长镜头下,事实层面上的历史实际进程呈现出来的演进轨迹像龙卷风一样螺旋式上升运动,逻辑层面上的历史规律则以直线的运动方式在那个虚空的正中部空间内贯穿下去,不可移易,以此展示出对历史实际进程的制约作用;在历史近镜头下,人的实践活动是解释问题的根据,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完全可以像史学研究那样考察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评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25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内外两方面的严峻挑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全力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基本经济制度等举措来推动社会革命;通过理论学习、打击贪腐、作风建设、增强本领等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构建了理论武装、历史使命、价值目标、治理主体、内政外交五个方面协同的有效路径,维护了政权稳定,促进了社会发展,对新时代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254.
255.
青年毛泽东对“力”观念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物力”“体力”“心力”三重向度。就国家层面而言,“物力”的进步将带来国力的增强和民族地位的提升。就个体层面上说,“体力”是个体存在的直观确证,“心力”则进一步对个体的存在方式作出形上追问。他对“力”观念的哲学沉思旨在从社会历史动力的追寻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双重维度展开,不仅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中心问题作出哲学思考,而且有着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可能的前驱探索。  相似文献   
256.
吸收借鉴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俭思想,积极传播节俭文化,把握其丰富内涵、性质和时代意义,同时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节约文化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时间消费观、身体消费观和金钱消费观,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7.
258.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也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党的理论的光辉榜样.重视理论学习是雷锋成长进步的关键因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雷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理论学习要合理利用时间,要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理论学习的不竭动力源于对党的热爱与忠诚;理论学习要"坚决做到边学、边想、边改、边运用",坚持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学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践行理论著作倡导的革命精神.重温雷锋关于理论学习的论述与实践,对于当前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59.
G.A.柯亨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劳动价值论存在两种表述方式,其通俗表述是“劳动且只有劳动创造价值”,而其严格表述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柯亨论证说依据严格表述,通俗表述是错误的;而依据价值的约定定义,严格表述也是错误的。所以,柯亨认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剥削论证是不成功的,他提出了以“只有工人生产了拥有价值的产品”为基础的清晰论证来代替劳动价值论的剥削论证。柯亨的这个新论证也存在问题,所以后来柯亨的剥削批判是以“自我所有”为论说对象的。  相似文献   
260.
20世纪西方城市化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工作场所和居住区域的空间分离,并由此带来社会阶级成员的分化以及新工人阶级的形成。卡茨尼尔森主张一种城市空间想象以及向民族国家、政治文化保持开放的理论姿态,以有助于解释工人阶级主体偶然和易变的形成过程,以及工人阶级为何一直未能履行社会革命代理人的历史任务等马克思主义理论难题。以卡茨尼尔森为代表的都市马克思主义提醒工人阶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城市做出新的解读,重新理解城市在封建主义灭亡和资本主义形成中的作用和机理;重新图绘城市空间构型变迁对工人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的结构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