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试题库模式"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等优势,因此,正在成为承载和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和有效形式。但是,因为考试连接着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管理、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反馈等环节,因此,在"纲要"课试题库建设中,必须从课程性质和特色出发,以系统论的思维,揭示、把握和体现考试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教育需要、学生需要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内在节律。实践证明,理顺这其中的十大关系,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动力。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关注《中文听说读写》内容编写的针对性问题,分析了这套教材在针对北美汉语学习者的母语习惯和文化背景、处于汉语初级阶段的北美大学生、美国学期的学时特点和其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效果。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我国域名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解决域名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域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域名的法律性质不明确、域名争议的解决机制不健全、域名争议的赔偿标准不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制定一部专门的域名法。  相似文献   
24.
邓小平从解决"后发展"问题的独特视角出发,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为基点,以现代化为蓝图,从社会发展的主体要素--人、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生产力、社会发展的启动机制--解放思想、社会发展的调控机制--改革、社会发展的驱动机制--对外开放、社会发展的激励机制--义利统一等方面展开思考,有效解决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动力问题,始终保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活力.  相似文献   
25.
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研发经费投入欠科学、专利成果质量不高、专利成果转化市场不健全、专利成果收益分配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我国专利授权量虽然迅速增长,但专利成果转化水平依然低位运行,对此,要提高专利成果转化水平,应当围绕专利成果市场化这个核心,着力促进专利成果的有效供给,释放专利成果的有效需求,加强专利成果转化的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26.
权利推定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经常在不同的意义上被使用。论文在对权利推定既有释义的分析与检讨基础上,试图接纳既有释义中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所开放出来的部分问题给出一个权利推定的综合性界定并对这种界定予以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7.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文明建设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文革"结束后,领导党和国家突破"左"倾思想的束缚,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28.
民主与法治之间:信访的多维解读与多重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文利  马立民 《南都学坛》2008,28(4):107-110
信访制度是我国当今迫切需要完善的民主法律制度。在主体间性理论范式下,信访制度反映了政治层面和法律层面中的多重复杂关系。在关系理论之下,可以重构信访制度的功能、角色以及权力结构。信访制度对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9.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家族小说中的重要作品,其中的薛素姐可谓中国古代“悍妇”形象之班首,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了对于“三从”、“四德”的反叛和蔑视,在男权社会中被视为“恶魔”,其结局只有毁灭。明清小说在男性作者笔下出现了众多的“悍妇”,其话语模式为:“悍妇”、“懦夫”组合——身处绝境,孤立无援——“悍”毁身灭。  相似文献   
30.
刑法具有社会保障功能,是最严厉的法律救济手段,对犯罪行为具有预防、控制和惩处的功能。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脆弱性和不可修复性。在文化遗产犯罪猖獗的今天,通过刑法对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但是,我国刑法对文化遗产犯罪在立法目的和制度设计上都存在一定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要通过刑法预防和控制文化遗产犯罪,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对现行刑法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