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媒体时代以来,社会传播现实的变化带动了传播学界的观念变化,促使传统的“媒介-受众”关系研究不断向“新媒介-用户”关系研究转变。新媒体技术诞生的初期,乐观的技术决定论经常占据主导地位,而当新媒体技术扩散和采纳的比例逐渐提高,学者们又总是适时地转向社会塑造论,探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何以在社会历史情境中产生社会影响,进而推动社会塑造的进程。在中国社会语境下,新媒体事件的传播实践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独特而具有影响力的传播现象,吸引了大批华人传播学者的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个案研究,或以西方理论解释中国情境,未能阐明基于中国新媒体环境的新传播机制究竟如何作用。为此,应将诠释研究范式带来的传播研究的“文化转向”更好地融入新媒体研究中,借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深描”新媒体事件在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所建构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2.
无障碍传播就是扫除信息传播中的一切障碍,实现信息平等地"到达人人"的过程。无障碍传播不仅是一种倡导信息平权的理念,更应该被具体化为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理论框架。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以及所要达到的无障碍传播的效果,可以构建一个包含目标受众、实现方法、参与者、预算开支、资金来源以及运营模式等六要素的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确定用户群体及其特点是基础,技术方法是无障碍传播实现的支撑,参与者分析是关键,合理的预算及持续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实用有效的运行模式是保障无障碍传播持续性发展的制度性框架。此外,一个有效的激励及监管机制和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是无障碍传播得以开展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73.
对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媒介的理解、分析状况与参与传播的能力进行调查.得知:媒介消费使用中,她们把娱乐开心、了解信息作为主要目的;对媒介内容认知分析方面,部分从农村外县来的女大学生表现出自身的主体性别意识薄弱;媒体利用与查询信息能力需要加强;在观看媒介报道中,反馈呈失语状态.  相似文献   
74.
怨恨是消极隐忍的情感体验,弱势群体怨恨情绪的产生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怨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的好坏及攻击性的强弱带来消极影响,并具有一定的反社会性和攻击性。借鉴情绪的认知理论,将媒介纳入"受众认知-行为反应"模型中,用于解释媒介对弱势群体怨恨情绪的疏导,据此可提出具体的相关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75.
在批评家们渐失正义之心的当下,重申柏拉图的意义不言自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对"模仿"的专注探讨,以一种悖论式的"反智"立场,深度解构了写作中的"非正义"姿态。由此,我们有必要回应柏拉图的正义诉求,在批评界呼唤某种"批评正义"的建构。这里的正义,指代的是批评写作中理应持有的理性态度与道德立场。  相似文献   
76.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政治的、经济的合理性出现了危机,五四知识分子反思这一历史过程,最后将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失败归罪于儒家文化。笔者认为:他们对儒家文化的攻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化的反应,而这种情绪化反应是累计合法性危机的必然后果:中国经济体系、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及其合理性的危机引起其同构的传统文化的正当性危机。  相似文献   
77.
经过六年的努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票房、银幕、影院数量及观影人次持续增长,国产影片质量有所提高,占据国内市场主阵地,中小成本制作影片更具本土市场竞争力,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何提高影片文化内涵,以质取胜,吸引更多观众,规范国内电影市场秩序,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8.
董虫草 《学术研究》2006,2(11):21-26
康德、胡伊青加和席勒的游戏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自由论游戏理论。康德的游戏观可表达为:游戏是内在目的并因而在自为的意义上自由的生命活动。胡伊青加的游戏观可表达为:游戏是生命体以活动自身为内在目的因而自愿进行从而在自愿的意义上自由的生命活动。席勒的游戏观可表达为:审美游戏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以自身两种本性内在和谐的方式进行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审美自由的生命活动。以往的自由论游戏理论或只是从目的方面解释游戏的自由及其原因或只是解释了某种特定游戏的自由及其原因,它们都还不够完善。笔者主张:游戏的自由是生命活动整体上的即目的与手段两方面的自由,其原因是生命活动的目的与手段的双重内在性即自足性。用自足论的眼光看:游戏性即自足性;游戏是自足因而整体自由的生命活动。自足论的游戏论在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层次上包容而又超越了以往的自由论游戏理论,是一种更完善也更具普遍性的自由论游戏理论。  相似文献   
79.
《周易》卦爻辞非歌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周易》原初的占筮语境中,筮法的控制使卦爻辞与卦爻象一一对应,不存在叙事主体以及完整的叙事结构,因而卦爻辞绝非歌谣式的叙事。卦爻辞和歌谣的异质性决定了两者迥异的传播特征。两者的专名“繇”与“谣”在先秦不相混用。目前学界根据卦爻辞与歌谣形式上的相近,普遍将卦爻辞定性为歌谣,并尊之为中国诗歌先导,其探求思路的合理性或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0.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责任”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2日~2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家综合性与专业性期刊、文摘社、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总共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就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元方法论问题、方法创新问题、跨学科研究问题、学术期刊在方法论反思与创新中所起的引导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研讨。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刊发如下。参与发言的学者与期刊主编还有: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航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林来梵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先国教授、《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鉴传今编审、中央党校《理论视野》副主编张琳副教授、《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教授、《学术月刊》社长兼主编田卫平编审、《南京大学学报》总编朱剑编审、《学术界》社长兼总编袁玉立编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方福前教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主编袁吉富副教授、《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副研究员、《吉林大学学报》主编崔月琴编审、《学习与探索》副主编冯向辉编审、《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