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2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363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6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通过对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资源配置体制:互惠体制(习俗体制)、再分配体制(指令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及社会功能的梳理,表明历史上三种体制严重对立时,经济社会必然失衡,三种体制互补和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对建立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要注意避免陷入市场社会,完善市场体制意味着要重塑再分配体制和培育互惠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上述三种经济体制的有机融合和平衡统一。  相似文献   
782.
有清一代的礼乐建设,在乾隆朝达到了高度发展的程度.至此以后,由于清朝国势的衰微,在中国古代奉行几千年的礼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乾隆朝礼乐建设有其深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即"康乾盛世"与努尔哈赤到雍正五朝的礼乐建设,为乾隆进行宫廷音乐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83.
各种利益在斗争中谋求承认是环境法进化的动因.重视全过程治理,从利益限制演变为利益增进是环境法功能进化的基础层次;重整环境责任机制,从利益衡量演变为倾斜保护是环境法功能进化的递进层次;在增长基础上实现再分配正义,从利益分享发展到利益普惠是环境法功能进化的至善层次.第二代环境法是环境法功能进化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其具有"超回应型法"特征,追求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共赢,以互助为基本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84.
为了探讨母亲育儿压力在其工作-家庭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以工作-家庭冲突量表 (WFC)、简式育儿压力问卷 ( PSI-SF)和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为测量工具对627名工作母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工作-家庭冲突、育儿压力、儿童问题行为三个变量之间呈两两正相关关系;2)育儿压力总分在工作-家庭冲突及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育儿压力中育儿愁苦、困难儿童两个因子在工作-家庭冲突及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亲子互动失调因子则无显著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母亲工作-家庭冲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问题行为,可以通过育儿压力,尤其是育儿压力中的育儿愁苦、困难儿童两个因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85.
为探讨能力信任与善意信任对患者依从的影响,对35家医疗机构的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个体能力信任、组织能力信任与组织善意信任都对患者的态度依从与行为依从有显著性影响,而医生个体善意信任对患者的态度依从与行为依从都没有显著性影响;能力信任与善意信任对患者的态度依从与行为依从的交互效应都是显著的。在医患信任建构方面,应重点加强医院的组织善意信任建设和能力信任建设。  相似文献   
786.
不仅人口质量的高低能够影响到科技的创新,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也能影响科技的发展.这一点在中西家庭人口的变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根据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分析了中西家庭人口的差异对各自社会特别是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自近代以来,由于"两种生产"不断的分离,以及在随之而来的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人口政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87.
788.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比任何时期都重要和迫切。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作为客体,分别是科学家、企业家等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系统输出的一部分,二者具有共享目标,跨界、融合符合文化历史活动发展规律。由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案例得出,创设科学家和企业家交流平台,构建异质性活动系统联盟,加快共享目标迭代创新,有助于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形成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三位一体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89.
宋代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转折点。有宋一代,文尊武卑的政治格局,斯文传统的继承发展,使得文人阶层迅速崛起,并主导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审美走向。文人美学的兴盛以及理学思想的昌明为韵文化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韵根植于艺术生活化,文人以“韵”为纲开展的日常审美实践,催生了以“韵”为核心的美学,建立了以文人群体为审美主体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美学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宋韵文化。以韵为中心的文人审美文化,具有世俗的生活美学向度。宋韵是以思想文化融入其中的美学,它不仅传承与演绎了中国传统生活美学,尤其是平淡美学,还为后世西方的极简美学和气氛美学提供了理论借鉴,更为中西美学跨越时空对话打开了空间。  相似文献   
790.
摘要:为推动构建“幼有所育”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NVivo12软件对我国28个省级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文本进行质性研究。从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四大重要主题,21个重要子主题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得到政策文本存在的如下问题:市场化重视程度不足,供需矛盾短时间难以有效缓解;行业专业化重视不足,精准行业业务指导难以有效;专业科学知识普及不足,整体科学照护氛围难以形成;婴幼儿照护的教育研究重视不足,专业研究和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为些,提出四点解决措施:坚持公益性原则,发挥政策引领市场主体作用,形成差异化、多层次的供给格局;加快形成多学科的行业专家智库群,推动对于婴幼儿照护的精准业务指导;加强婴幼儿照护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升整体科学照护氛围的全面形成;瞄准婴幼儿照护的相关前沿研究,催生婴幼儿研究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