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也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旅游业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被重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讨了旅游业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期引起对旅游业在我国文化建设中作用的重视,并为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钱撝禄所撰《田间年谱》,记其父钱澄之行事止于清康熙十一年(六十一岁),后二十一年史事则付诸阙如。今接续旧谱,自康熙十二年续补,在编纂上以钱氏《诗文集》为基本依据,而参以其他著述。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和美好愿望,生活中的每个人无不渴望幸福能降临到自己头上。皖民亦渴望幸福生活。其间,家庭关系、收入状况、人际关系及生活态度是影响皖民幸福与否的最主要因素。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构建皖民幸福必须立足于安徽转型的特定实景;科学解读影响皖民幸福的增量因素、减量因素;坚持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紧密结合,做到双管其下。  相似文献   
14.
瓦拉著有《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新约〉注》和《菲迪南统治阿拉贡的历史》等。瓦拉的辨伪工作唤醒了西方史学家的历史怀疑精神,开创了下一个世纪整个伟大的文献校勘运动。导致瓦拉辨伪的原因,一方面是其正统思想、帮助阿尔方索发泄对教皇犹金四世的愤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他的史学观念。他认为,"历史学与颂词不一致",需要实事求是,"历史学和修辞也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5.
樊霞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2):4-7,41
陈垣是一位贯通中西的史学巨擘,处于中西文化冲击的20世纪,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亦时西方文明深入了解,并全方位接收西方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其西学之动力来源主要有三:其一,早年的学医从医经验使其接收了系统的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精神的洗礼;其二,直接从欧美和日本汲取史学研究之动力;其三,从学界友人的学术交流交往中吸取西方史学精华。  相似文献   
16.
郭廷以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创始人,一生著述颜丰.中国学术界对他的生平活动和学术贡献,特别是他在边疆史、台湾史、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化等领域研究成果有所论述,还探讨了他的“通史”观念、“国民革命”和文化史观、史料整理与运用、史学思想与方法等.尽管如此,在史料征引、研究内容与研究角度等方面,还有比较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利于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遵循原真性、吸引性、可持续和因地制宜原则,按照资源识别、市场分析、开发定位、产品设计、实施经营、市场反馈这六个步骤来进行.最后以皖北泗州戏为例,对其做了具体的旅游开发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黄山山名由来的说法有遗漏,对黄山山名由来的文化背景少有研究.借助地理志、方志与游记中的相关记载,研究黄山山名由来及其文化背景,探讨这一山名景观的多种文化内涵.有关黄山山名由来存在黄帝炼丹说、坤道土德说、黄檗说、黄连说、来龙去脉说、天玄地黄说等六种说法,以及存在着黄帝是否游黄山,黄山与黟山是否为同一座山,是改黟山为黄山还是改黄山为北黟山或黟山等疑议.上述说法与疑议的出现受黄山自身文化背景以及命名者与疑议者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曹金发 《求是学刊》2013,40(4):172-176
清代藏书家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中,以重视藏书、提倡读书为学问品行之本,推崇先贤、博采众长为学术研究之基,突破旧例、创设新制为学术精进之路,考证谨慎、不下妄语为学术立说之范。这些学术取向的形成与其家学渊源、个人的学术自觉及当时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正是秉承上述学术取向,张金吾在目录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保存了丰富的书目文献资料,还创新体例,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而且留下了大量的目录学著述。这些学术成就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翦伯赞在《历史哲学教程》和《史料与史学》中,主张史料与理论不可偏废。这一观点在1949年以后他一直坚持着。其《中国史纲》一方面使用大量史料,另一方面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解读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派与"史料学派"在学理上有一致性,就其与西方实证主义史学关系而言并无二致。"史料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学派之间的区别是:前者的方法是实验主义,其历史观是进化论,其成员多为学院派学者;后者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其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其成员则系革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