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6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2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1207篇
理论方法论   192篇
综合类   4581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北魏末年,封建性的鲜卑—汉文化模式在北方社会占主导地位,这种文化模式与部族文化的差异,使羯族首领尔朱荣在权势达到顶峰时丧生,其部队随后分裂并被鲜、汉联军消灭。这说明鲜卑—汉文化在当时还有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2.
构建大西南旅游协作区,就是要将大西南相似、相邻、交叉分布的密集旅游资源和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按旅游产业规律进行空间布局上的协同整合,形成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旅游产业地区链,把客观上同质化竞争的态势转化为协同关系,提高西南地区旅游业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认为鲲化为鹏、海外有山、海外有国以至天外有天的故事,之所以受到部分战国文化巨人的倾情关注,既和当时各国君主崇尚巨美的文化风潮有关,也和一批文学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对海天之外的未知领域进行浪漫猜想有关,更和大批文化人士乐于接受随着中西交通而涌进的远方信息有关,甚至还可能和濒海民族尤其是流放远海的越国罪人的航海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04.
B股与H股及红筹股之间的溢出效应与信息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向量GARCH-M模型检验了B股与H股及红筹股之间的溢出效应与信息流动.实证结果表明:红筹股对沪深市B股、H股对沪市B股的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均显著存在,而反向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表明信息是从红筹股向沪深市B股、从H股向沪市B股单向流动的;深市B股与H股之间相互的收益溢出效应均存在,而波动溢出效应均不存在,信息在H股和深市B股之间的流动情况不明显;在信息流动过程中,红筹股始终处于信息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5.
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很明确的引入了派生诉讼,这也是对股东权益的又一大拓展,并且关于派生诉讼的研究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对于派生诉讼在实际当中的具体操作和运用,可以说既具备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又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那么,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关于这一新的股东权益受到法定待遇后所带来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城市化给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城市民族法律法规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文章对我国目前城市民族立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与城市民族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民族立法体系、提高立法质量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07.
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跨世纪重大决策,不仅对西部的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全国及东部,尤其是中部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它到底给武汉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呢?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武汉又应采取哪些对策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简要论述了作为达尔文主义新发展的社会生物学在基因水平上力图恢复人的自然本质的努力,并分析了这种把人向基因的还原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影响,以及这种还原使人对自身及社会科学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9.
由英国物理学与心理学学者威廉·斯蒂芬森(William Stephenson)创立的Q方法论,提供了一种运用统计手段来探求人类主观性结构的质化方法。由于该方法论结合了量化研究传统与定性研究传统的优点,在两种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因此,Q方法论为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和重视,并在社会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环境侵害具有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以损害实际发生为归责前提的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适用无法体现环境保护“预防为主”的思想。风险责任进入环境侵权归责体系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风险责任的适用必须解决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特定化问题、损害预防和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以及风险责任本身在侵权行为法中的立法体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