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5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2113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学习适应问题是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小学教育质量的老大难问题.针对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现状,整合性教育干预模式主张,通过专题辅导、个别咨询辅导和家庭间接辅导等途径,精选科学高效的教育干预策略,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学习适应性辅导,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成绩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2.
大学英语教师因注重怎样让学生通过"四级"、"六级"考试而常常忽视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据此提出在语篇教学中实行交际教学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3.
"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美学思想有所改进和发展,但两者的争论表明他们仍然没有走出传统美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误区。真正的实践美学思想,既是对旧实践美学的思维方式的批判,也是在多元共存思维的基础上,从实践本体论和存在论角度切入美学研究,强调实践的艺术化和生存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04.
在回顾<简@爱>中月亮与火的描写后,分析二者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从意象、宗教和伦理的视角解读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  相似文献   
105.
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题。浙江大学主编的《新编大学英语》正是在这一改革的背景下问世的。本文讨论了这套教材中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新"、"教材内容新"、"教学模式新"等特点,并提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提倡大学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6.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是受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一手操纵的;媒体精英与政界头面人物联系密切;媒体及从业人员受各国政府严格控制;歪曲报道和散布虚假新闻是西方新闻媒体的一个共同特征;当代西方媒体是超级大国推行信息霸权主义的舆论工具;"新闻自由"是超级大国推行强权政治和军事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7.
树立正确的采访立场,确保新闻报道的正确性,是对每个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正确性"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往往混淆不清。正确的新闻报道要在真实性的原则上,解决好"倾向性"的问题,要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同时,新闻报道的正确程度还要接受人民大众的评判和检验,人民的信任是衡量采访立场和新闻报道正确性的尺子。  相似文献   
108.
“以德治国”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必须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确立德法并重的思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以德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以德治国"要重视官德修养,要借鉴吸收人类德治的文明成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加快道德建设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9.
“离形得似”与“以形写神”(上篇)相对应,构成了中国艺术形神论中的有神论一派。对此,较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的是庄子,到唐代又有了更大的发展与充实。“离形得似”的审美内涵有三:一是反对把形似作为神似的基础,不认为形似与神似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二是主张由内而外,以神写形,追求“不似似之”的变形效果。二是在艺术形象创造上强调以“真”为核心,侧重于主体内在精神的对象化。这在今天仍有其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首先将传统声训按其作用分为五类,然后依次分析各类声训同训诂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传统声训的作用并不都是训诂;有的作用虽然是训诂,但并没有创造新的训诂方式,而只是用"互训"的方式表达了训诂学者在训诂活动中通过因声求义得来的成果.最后以"附论"的形式指出第三类声训即推源的声训虽然也不是训诂,但它到了后代却具有间接的训诂作用,并对这种作用的由来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