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4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1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脑机接口技术是用计算机、电极、芯片等外部装置设备代替神经、肌肉等常规中介来实现大脑与外界信息交互的新型控制技术.若广泛应用于人类,将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对用户个人而言,可能造成身体安全隐患,产生情感心理问题,致其自主性被削弱、创造力逐渐消蚀等风险;对群体或社会而言,可能加剧社会不公,动摇或分化既有的治理权力,出现失业群体"极化"现象,致使犯罪事件和公共安全危害增多、战争概率上升等风险.学界应进一步加强对脑机接口技术风险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探讨应对与治理之策,引导脑机接口技术朝着"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2.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直接关系着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应用规模与水平,但一些企业因追求技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无节制、不规范、不合理地滥用技术,给人类——社会——自然带来了严重的伦理风险和技术风险。由于传统技术伦理的相对匮乏与滞后,加快建构企业生态化技术伦理是防范、规避、消解技术负面价值与效应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3.
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一切问题。传统意义的技术创新对生态环境缺少关怀意见,根据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必须对技术创新实行生态化转向。政府管理体制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是技术创新实行生态化转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65.
本文综述了 1980年以来研究李立三的主要观点。包括李立三的生平评价、李立三与工人运动、李立三对南昌起义的贡献、李立三与“立三路线”、李立三对新中国工会工作和劳动工作的贡献等方面  相似文献   
6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创新思想。习近平创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凸显了对创新内涵的科学阐释、对创新主体及依靠力量的准确定位、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系统的总体把握、对创新价值及功能的深刻认识、对新时代“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新使命的坚定聚焦。  相似文献   
67.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是高校宣传形象,与学生联络情感的重要平台,对高校官微传播效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官微运营者改进推送策略,提升传播效果。文章借鉴社会心理学的启发-系统模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7个层次42所高校的1024篇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章样本进行编码分析。分层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启发模式处理高校官微信息,学校名气、推送时间、文章位置、编排形式等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推送内容对传播效果作用有限,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内容更受欢迎。  相似文献   
68.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伴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不断发展,历经“文化翻身”“文化改造”“文化反思”到“文化自信”的不断跃升。这些跃升,深刻反映了不断进步的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持续影响,深刻反映了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践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使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既有形式的变化,也有内涵的变化。但这些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并没有背离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核心思想,在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中,始终坚守着一些不变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方向没有变,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根本保障没有变,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根本方法没有变。  相似文献   
69.
当代中国城镇化语境中的乡愁,是城乡居民对原乡生活的记忆留念、乡土家国的眷恋情怀和精神家园的文化皈依,存在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之分。究其生发缘由,受传统文化的心理惯性、城乡生活的身份迷失和城乡二元制度的掣肘。要放大乡愁的正面效能,消弭乡愁的负面效应,就需走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通过优化城乡二元关系、提高城乡居民素养、激活乡愁文化记忆等方式来守望乡愁。  相似文献   
70.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核安全领域提出的新理念。虽然实现这一理念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从共同体实践模式、国家合作、共同利益观和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具有可行性。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扩大国际合作范围,深化国际合作方式;强化国家责任,提高国际道德和共同体意识;积极推进核安全体系建设;培育核安全文化,增强核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