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8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85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2327篇
社会学   150篇
统计学   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5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本文认为分享经济作为扩展人类分工与合作秩序及方式的新经济模式,极大提高了分工网络生产力,其发生与演进的内在机理是专业化经济与交易成本的矛盾运动。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促进社会分工,提升专业化经济,一旦越过分享经济产生的门槛限制,将孕育出分享经济这一新模式。与新古典经济学比较,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一个更适合于研究分享经济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2.
基于对称和非对称ARDL模型,对中国与巴基斯坦2001~2018年双边贸易收支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收支与双边实际汇率、两国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贬值冲击对双边贸易收支总额和部分细分行业商品贸易收支有非对称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改善巴基斯坦贸易收支作用并不显著。而双边贸易收支总额以及主要细分行业商品贸易收支均衡方程检验均说明,两国国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实现双边贸易收支长期动态均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3.
互文性作为语篇研究的重要部分,是指一个文本对另外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编。以往的互文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语篇发出者及文本背后的文本而未足够重视接受者,本文试图从语用文化预设角度将互文性研究同预设结合起来,借助一篇文本来分析两者之间紧密的联系,并强调出二者的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4.
朱棠 《学术探索》2012,(1):167-170
婚嫁是日本礼仪中的重要一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具体探讨"结婚仪式"、"婚宴"等场合下的忌讳语,探究宗教信仰、言灵思想、心理联想、同音因素和交际需要等方面对其产生和存在的影响,能够发掘隐藏于忌讳语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现象,把握日本民族心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5.
厄普代克的成名之作《兔子,跑吧!》中的男主人公兔子一直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用弗洛伊德人格论对其人格和行为进行分析,从兔子的自恋情结、性冲动、两性关系、家庭危机四方面来看表现在主人公兔子身上突出的强烈的本我和弱化的超我。本人认为兔子在追求幸福时之所以失败,一方面是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原因,更重要的是: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难以平衡,是造成悲剧性人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
基于计量角度探讨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分为两步骤,一是内部资源损失货币化,使资源损失可视化、清晰化;二是外部环境损害货币化,使外部环境损害内在化。第一步骤是前提,是基础。通过MFCA建模,把内部资源损失定量化进行系统地运用。运行结果表明:MFCA可量化资源损失成本,帮助企业挖掘改善潜力;同时使资源损失结构清晰化,为资源生产效率提高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5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得以迅速更新换代,作为文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传播也随之出现新的现象,继网络文学这种以传播媒介为标志命名的文学现象之后,短信文学进入文学传播领域,成为文学研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8.
非裔美国女作家格罗丽亚.内勒的《妈妈.戴》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女性生活经验的代表作。在《妈妈.戴》中,内勒用细腻的笔触,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重塑了黑人女性,特别是黑人母亲形象。母亲的坚韧和勇敢创立了完整的社区,守护着社区及家庭成员,并使得黑人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59.
在奥康纳的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光"、"血"、"森林"和"路",而这些意象均取材于《圣经》,它们在《圣经》中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意义。在此以《圣经》为切入角度,旨在从两个方面探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中意象的原型意义:一是"光"、"血"作为洗礼和救赎的象征;二是"森林"和"路"作为邪恶与歧途的象征。通过对这些原型意象的运用,奥康纳表达了自己对现代社会的内心期盼以及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60.
唐宋文献中存有两条《广陵散》流传谱系,其一为包含“止息”段的三十六段《广陵止息谱》,其二为不含“止息”段的《广陵散》。宋代以后《广陵止息谱》与《聂政刺韩王曲》等融合发展成为《神奇秘谱》四十五段《广陵散》。而不含“止息”段《广陵散》,则演进为明末潞王朱常淓于《古音正宗》琴谱中刊印的九段《广陵散》减字谱。根据文献推断,“潞本”九段《广陵散》最初流传时间不晚于唐代,其减字谱的成谱,最初或与唐代琴家陈康士相关。其后潞本九段《广陵散》与神本四十五段《广陵散》开始了事实上的“二谱”并行流传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