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66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42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3912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听证在公共政策选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听证是现代公共决策的重要程序,对于促进和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选择中引入听证程序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和防止政府自利性,解决政策制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可以广纳民意、争取民心,增强政策选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优良作风立党为公,培养优良的政治品德;与时俱进,坚持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戒虚治浮,树立务实的工作作风;廉洁勤政,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23.
论清末女学     
中国正规的女校出现于清朝末年.它的出现提高了中国女性的文化素质,为女性参与社会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受传统和时代的限制,清末女学的产生并不能使广大中国女性走向独立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24.
25.
自海德格尔提出理解的本体论意义后 ,整个解释学领域便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其后学伽达默尔步其后尘 ,坚持并发展了本体的理解观、随着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在 196 0年问世 ,哲学解释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流派。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 ,他把理解看成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模式 ,通过理解的种种分析和研究 ,来论述作为此在的人在传统 ,历史和世界中的经验以及人的语言本性 ,最终达到世界、历史和人生的正确解释。本文笔者就理解的本体性、历史性、语言性、相对性及融合性来作一个述评。一 理解的本体性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表面上看似乎是…  相似文献   
26.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14 6 5 - 15 2 7) ,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出生于一个落破的贵族家庭 ,从小就勤奋努力 ,博览群书 ,发展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佛罗伦萨大学的一些人文主义者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业 ,受到了当时新的教育思想的熏陶。中年由于偶然的机会 ,使他投入了政治生涯 ,接触了许多的政治人物。又由于当时意大利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战争连绵不断 ,各集团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尔虞我诈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这一切都成为他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马基雅维利被恩格斯称…  相似文献   
27.
28.
近两年,风险投资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但由于这些风险投资公司几乎都是由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组建的,民营风险投资公司微乎其微,其风险投资活动也不很活跃.相反,来自IDG、高盛这类公司的海外风险投资军团却在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活跃,但因受到种种限制,海外军团在我国的风险投资总额不到3亿美元.本文从风险投资组织模式选择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主要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组织模式再造问题.  相似文献   
29.
人类选择了法律 ,便崇尚法律[1] 。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人崇尚法律 ,但问题在于我们无法找到所有人崇尚它的充分必要理由。为什么人类崇尚法律 ?即使问题解答如此完备 ,仿佛接近真理 ,也无法令人类满意 ,因为关键在于 :法律本身的难以界定 ,法治对规则和强力的过分依赖。一 传统法律观之“法律”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2 ] 这就意味着 :法律是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规范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传统法理学…  相似文献   
30.
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民事诉讼法》的弊端也日渐明显 ,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意识到 ,要克服弊端 ,走出困境 ,迈上新台阶 ,必须制定一部既适合我国国情 ,又便于操作的证据法。然而 ,要使证据法的作用在诉讼过程中得以正常、充分的发挥 ,一个很关键的词不可避免地进入人们的视线 :举证期限 (或举证期间 )。但是 ,如今的一些很有影响的杂志和专著上却频频出现另一个与之看来相似的词 :举证时效。人们不禁要问 :究竟是用举证时效还是举证期限 (或举证期间 ) ?作为一个基本的概念 ,我们必须厘定清晰 ,否则易于使人产生这样的想法 :举证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