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教育理念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精 神高度契合。文章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髓灵活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教学案例之中,以此得出启示:幼儿园音乐活动要创 设游戏情境,守护幼儿与生俱来的“玩性”;教师适当退位,彰显幼儿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引发身心体验,激活幼儿身心发展 的“整全性”;倡导随乐即兴,释放幼儿自由想象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2.
图式理论研究不仅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持,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 幼儿学习特点与学习品质的同时也提升教师对区域游戏活动因区而异、精准指导的水平。本研究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 文本解析法对区域游戏中幼儿学习行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在重点梳理与分析覆盖—容纳、动态旋转、动态垂直、动态来回四 种图式类型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解读,同时发现不同类型图式存在着典型性、稳定性、发展性和一致性 等共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03.
由于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中西审丑意识与审丑艺术实践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因强调对立物的协调、渗透,对“丑”能宽容接纳;西方因崇尚美,强调美与丑的对立与冲突,对“丑”总是排斥拒绝。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丑”的本质认识偏重于伦理道德方面;西方受主客体二分思维的影响,对“丑”的认识偏重于形式方面。在艺术创作中,中国人往往以丑为美;西方人则注重化丑为美。  相似文献   
104.
在政府能否防控经济危机的问题上,我们不同于“政府失灵”论者和“政府无优势”论者,主张“政府有优势”论。政府防控经济危机的优势是相对于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而言的,它是政府在遵循合理道德的前提下发挥出来的,主要表现在政府具有权威性、促进共担责任的共同体的形成、为市场顺利运转提供条件、能够同时实现各种利益和可以协调行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5.
在科层管理体制下,分割的行政区域管辖和部门管理体制容易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陷入“碎片化”困境,从而偏离流域整体性治理和公共治理要求。为此,需要推动治理模式从科层管理向流域共同体治理转变,使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基于伙伴信任关系与共同利益形成参与、合作、共同担责的流域社会集合体。从法制层面看,为实现流域共同体治理目标,应在借鉴域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推动《长江法》立法进程,构建权义明确、多元融合的共同体治理主体制度,形成中央引导、流域管理机构协调、地方参与的磋商合作制度,构建完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制度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为流域共同体治理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6.
家庭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浪潮冲击下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家庭功能弱化、家庭责任和风险增大等,亟待政府给予政策扶植和帮助。为此,家庭政策的价值取向必须作出调整和改变。家庭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家庭政策的价值基础,它围绕国家与家庭、个人与家庭、男性与女性等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展开,在国家、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达成均衡。从目前中国家庭状况及其需求分析,中国家庭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是注重政府责任与家庭责任并重,家庭福利与成员福利并重,女性权益与男性权益并重。  相似文献   
107.
先说条件,后说结果,这是条件句通常的说法.广告语言里,为了劝说受众选择、购买某商品,先说结果,后说条件,既新颖,又能突出商品(即"条件"),具有较好的劝说作用.但广告诱导人们相信"某产品是达到某结果唯一的条件"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108.
"儒学的复兴"思潮给我国的文化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在当前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下,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共时性与历时性兼容思考的准则内,在民族化与全球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东方价值与欧洲价值的力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9.
诗歌翻译以"意美、音美、形美并最终达到传神"为圭臬.分析唐诗<江雪>的四种英译,能够明确实现"三美"从而达到译诗"神似"的具体要求和衡量办法."三美"的有机统一是"传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方言句末助词"着"有两个意义语气义和事态义."着"在祈使句末尾和疑问句末尾表示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着"在陈述句末尾是个事态助词,表示未然的事态,包括即然、先然和将然.方言和近代汉语的事实显示,"着"的事态义是在祈使句这个语境中形成的,其前提是含"着"的祈使句祈使语气要弱化.事态助词"着"是从表祈使语气的语气助词"着"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