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屈原作品中的"发愤抒情"模式,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既是其完成抒情主体精神建构的方式,也是其实现人生悲剧艺术化的手段.借助它,屈骚完成了从神话、巫歌形态向精神探索和心灵呈现的生命诗学的转变.正由于此,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创作原则而趋向于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特质,在整个古代文学史的流程中,它规范着古代诗文与现实及作家心灵之间的关系状态,成为一种原型范式.  相似文献   
72.
本文根据方志、家谱、别集、石刻等多方面材料,证明吕大临生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卒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宋元学案》言其"年四十七"有误。《伊洛渊源录》卷八所载有关吕大临的《祭文》作者为吕大防无疑。并依据有关材料,补充了有关吕大临仕履。  相似文献   
7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化寻根"浪潮是当时"文化热"中争议最多的文化一文学现象.在"寻根"源头问题上,很多人找到汪曾祺.其作品是否真与此思潮有着"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渊源,存在不同看法.通过对与汪曾琪有关的一些事实的考实,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因汪曾祺与"寻根"文学的作家们在关注视角、思想根源、个人体验及对民族精神的感知、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等方面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74.
我国社会建设的独特环境和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完善社会机制的建设,即认同机制、流动机制和安全阀机制的建设。认同机制为流动机制和安全阀机制提供价值基础和精神力量,流动机制是最基本的流通和动力机制,它为社会流动和安全机制提供基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安全阀机制是实现社会稳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机制。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5.
光禄勋在两汉初期充当皇帝高级侍从官,其职掌不仅限于宫殿掖门户,还直接参与施政决策、典兵打仗、荐举人才等方方面面。到了东汉时期,随着郎官荐举、补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光禄勋职掌逐渐从宫中走出,成为典选、管理郎官的外朝官,其初时职掌宫殿掖门户、给事禁中的职能则逐渐消失。因为光禄勋在两汉时代尤其是西汉时期与皇帝关系密切,又身负荐举人才之重任,所以许多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能够很快的通过光禄勋而得到重用。大凡有真才实学之辈,只要在进言中显示出才能就有机会得到升迁,这也是汉朝尤其是汉武一代国力强大、人才鼎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自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以后,到加州的中国华工人数也随着增加。随着华工的大量涌入,对加州的矿藏开发、铁路修筑、农耕业的开发、捕鱼、毛纺等其他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试就以上四个方面对华工在加州经济开发中的作用作一简单论述,以进一步揭示华工在美国西部早期经济开发中的历史意义、彰显华工的风采。  相似文献   
77.
意象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月亮情结在中国文学和民俗中普遍存在.且在华夏民族心理中被一贯认同。月亮意象在古典诗歌中表现为乡思、别离、隐逸、幽怨、闲愁、相思等六种主要类型。探讨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和意义,也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78.
清军入主中原后,大量吸纳明朝的文武官员,为清朝迅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同时也把明末官场中的贪污成风的陋习继承了下来。顺治帝亲政后,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对官吏贪污进行打击限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学会常用文书的写作,是大学生社会就业不可缺少的素质和学养之一.大学本科生的写作训练,体现了基础性、操练性和渐进性三个特性.就写作训练过程而言,可以简单概括为"基础型写作"、"采集型写作"、"研讨型写作"三个阶段.写作能力训练的指标大致可以归纳为基础常识指标、内容质量指标、形式规范指标和全程速度指标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0.
民间艺术是留存民间的艺术瑰宝,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新和县的维吾尔族民间歌舞音乐艺术和民族乐器手工制作技艺,具有共生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文章对如何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如何惠及民生服务于社会的一些思路和做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