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20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以回忆性的文笔叙述了呼兰河的风物习俗,不仅写出了她对故乡的回忆和怀念,也道出了她对那个时代和社会里国民的麻木不仁和自私冷漠的批判,从而成为其巅峰之作。笔者通过对胡家大孙媳妇这个人物的细致解读,以此论证即使是符合封建传统文化标准的女性也无法在封建牢笼的夹缝里生存,从另一个角度反讽封建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荼毒和残害。在没有找到苦难的救赎之路时,女性只能用逃离来反抗封建传统文化所酿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62.
《二刻拍案惊奇》中的词尾“然”构词数量多,活动能力强。本文通过对词尾“然”在该书中的使用,进行穷尽式的分析,力图勾勒出词尾“然”在该书中的运用概貌。  相似文献   
63.
"闲愁"诗词是盛世文化氛围中富足阶层男女诗人的浅醆低唱,是文人因人生缺憾而生成的忧郁感伤的情绪。于是闲愁被中国古代有闲阶层男女化为诗歌而反复咏唱,又因性别的差异,男女诗人所产生的闲愁也有所不同,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阐释着各自的愁绪。  相似文献   
64.
当今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改变,承担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越来越大,有人提出了古代女性比现代女性幸福的观点。文章从古代女性的政治地位、社会定位两方面论述了古代女性的"幸福",得出了中国古代女性不幸福的结论。  相似文献   
65.
《华阳国志译注》一书是《华阳国志》的第一个全译本,为读者了解研究当时的史实提供了方便。书中对重言词"颙颙""戋戋""哽哽""祈祈""亹亹"的注释不准确,且多与译文相矛盾。"亹亹"一词在条目设立、注音与释义上都有瑕疵。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性质及范围、研究意义、重叠形式、语法意义及功能、研究现状及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汉语名词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67.
作为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的奠基性工程,《诗经》有着多方面影响中国文学艺术走向的开拓性贡献。本文以《诗经》中的“水”考察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学呈现以及由此积淀的艺术经验对后世直至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刻影响,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8.
孙宝 《浙江学刊》2012,(5):87-96
五礼制度化对萧齐士风至少从四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一,培养大批儒学学者,弘扬了崇儒尊孔的学风;其二,将婚丧等关系民生日用的仪俗纳入礼制的轨道,使崇俭尚孝、博文约礼等原则得以推广,促进淳良民风、士风的普及;其三,以修订五礼制度为契机,萧齐王室大力招募文学、宾友,使这一群体呈现出职官化、集群化的特点,通过君臣之间、士友之际的相互推毂、广为邀誉,使某些个人忠义廉明的品质获得了群体化认同,促进了忠义精神的群际传播;其四,萧齐吉礼建设的图谶化成为五礼制度化的重大妨碍,士人弃绝淫祀、申经反谶的举措,体现出萧齐士人高扬儒家理性精神以维护儒家祭祀合法性、权威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69.
鲁迅先生对嵇康教子"不肖"的评述一直以来影响甚广。然而嵇康之为人既有刚肠嫉恶的高傲一面,也有宽简中和的深情一面,因此,嵇康在《家诫》中教子立身守志和处世谨慎和其平生为人是一脉相承的。谓其教子"不肖",实乃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70.
比喻是对感知过程中产生的某种联想进行描述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法,"联想"是比喻的心理基础。比喻的结构构成及其功能实现,都需建立在类比联想的基础之上。这种联想的产生会受到人们所生活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比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观察分析汉语中的比喻,能更好地了解其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