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5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719篇
社会学   3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张高元 《南方论刊》2007,(7):98-98,97
绘画怎样发展是现代绘画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现代绘画发展的几方面探索:表现主义;空间追求;形上思索;本源探索。  相似文献   
72.
李杜同游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李白对杜甫的思想与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杜分手之后,二人交往主要表现为杜甫通过诗歌创作怀念李白,本质上则是杜甫对李白进行解读。这一解读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二人初逢洛阳、共游齐鲁时杜甫对李白从激情的崇拜到冷静的反思、规劝;二是困居长安时期杜甫在求仕的屈辱中逐渐感悟到了李白自由人格之可贵;三是乱世飘泊时期,杜甫日渐贴近李白的心灵,在心灵的共振中自觉在人格上追随李白。杜甫对李白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二人人生经历的趋同过程,杜甫经历了与李白相似的人生,最终完成了对李白完整而深刻的解读。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李杜友谊及杜甫的心灵历程可以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3.
"礼论"是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21世纪荀子"礼论"研究进行考察与梳理,将有益于荀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对21世纪荀子"礼论"研究现状的考察与梳理,发现礼法关系研究成为当前荀子"礼论"研究中的"显学",并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研究特点:一方面,荀子"礼论"研究进入一个回顾、总结的阶段;另一方面,探讨荀子"礼论"现代价值的文献大量出现。而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于尚未突破传统,缺乏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4.
《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有两种不同的叙述形式。一种是纯粹的哲学推理式叙述,一种是饱含形象的诗意叙述,它们分别指向不同的对象。在伊尔神话中,苏格拉底一方面用诗的形式来吸引大众,另一方面又要使这种吸引保持它的哲学导向。诗的体式的采用、对神话的改造、言语叙事的含混都是他试图缓和这种冲突的精湛技巧,这使这则神话充满了张力。  相似文献   
75.
国防文学这个概念产生于两个口号论争之前,它起初来自苏联文学领域。后来因为政治领域里国共两党的国防政府主张以及整个大社会背景中人们的国防情绪,国防文学重提之后迅速成为一个强势口号。国防政府路线由王明等提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就开始清算王明路线。而在文学领域中,由于当时延安文人多为当年的国防文学派,毛泽东并未对国防文学给予定性。建国后,国防文学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被拿出来说事,使原本一个简单的概念衍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关键词。而国防文学的反对者胡风因后来的反革命罪行使得之前的两个口号论争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76.
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墨家曾经有过可与儒道两家分庭抗礼的繁盛时期。然而,墨家作为先秦时期如此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至汉初却逐渐衰落。通过考察史料对墨家学派的各种记载,可知墨家的衰落,不但有其直接原因,而且有社会历史和它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
"直"在孔子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孔子所论之"直"不仅是其所崇尚的一种正直、公正、胸怀坦荡的美好人格的体现,更是孔子在春秋末期社会变革中思想矛盾状况的反映,是其"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笔者通过对《论语》中"直"这一概念的探讨以及通过对《论语·子路》...  相似文献   
78.
张祜是中晚唐时期最著名的处士诗人,有500余首诗歌作品传世.其咏史怀古诗,立意深刻,往复低回,在对往史的咏叹中,寄寓着对现实的深深悲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展示了诗人的思想与个性.  相似文献   
79.
陈晓 《南方论刊》2007,(1):59-60
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本原是数,到后来的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奠定西方现代哲学的基础,到而后的黑格尔,康德就更不用说,把理念,绝对精神发挥到了极至。从而,西方形成了与中国的万物同构说引起的“非理性思维”。这种非理性思维与西方的理性思维最终形成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主客同一”和“主客二分”。而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的各个方面。而两者所形成的思维路径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80.
论文以<论语>为考察对象,尝试对书中的几个复指代词及用法作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根据复指对象和复指代词的距离、关系,将<论语>一书的复指代词分为紧邻复指和不相连的复指两大类,最后从结构和语用两方面分析该书使用这类词的原因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