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1.
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比较不同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MPCK)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行为上的差异。对不同MPCK水平教师观察评价的目的性、细致性、准确性、方法的多样性及评价信息的运用与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高的教师观察评价水平优于学科知识水平一般和较低的教师。受学科知识影响,幼教师观察评价目的性强弱程度不同;受学科知识和儿童发展知识影响,教师观察评价的细致性与准确性程度不一;学科教学知识三个方面内容共同影响教师观察评价行为,对教师专业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与哲学进程,现代市民社会的基础--资本,现代市民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逻辑地推理出现代市民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地方性药物认知是村落民众在其所处的生态空间中,对药用动植物的表征、特性、功能、效用等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也是对具体对象及其性能的一种抽象表达。其外延包括药物生态认知、命名规则和分类体系等。药物生态认知主要基于实践而呈现出具体科学的特点;药物命名源于一种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且有规律可循;药物属性划分既具有传统民间分类结构的普遍性,又具有地域的特殊性,而以药味为标准的分类体系既是对民间分类学内涵的丰富,又是对民间分类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木偶戏又叫傀儡戏、傀儡子,石阡人称木斗斗戏、木脑壳戏,即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在外部的物质形态、表演形式和内部的社会组织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虽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但现状堪忧,在传承与发展上需要尝试和实践各种科学合理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公众利益诉求及其路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同样存在和贯穿着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直接利益诉求而诱发的“非直接利益冲突”成为当前我国较具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之一。防范措施在于:在理性认识上要辩识冲突是社会和谐一个内生的变量,使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保持一定张力关系,防止机制性冲突转化为制度性冲突;在实践层面上可通过主体意识的培育与社会资本的积累,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与增强社会认同等探寻一条利益诉求的路径取向。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中交际法教学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法教学注重教材内容以语言的功能意念为纲,其目的是学会用语言去做某件事情,强调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大摄入量,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7.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思维中统揽全局的认识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规模宏大、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须有系统性、人民性、求同性和开放性等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侵权责任法》确认了侵权责任的多种责任方式并存,有利于全面保护各种民事权益和生态环境,不仅能对生态破坏提供有效救济,还能对环境污染产生更好的预防作用。作为特殊侵权的环境污染责任的责任方式具有不同于一般侵权责任方式的构成要件:严格责任、污染者的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推定。当前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在损害赔偿的范围、排除危害的界定和适用方式的多样性、恢复原状的内涵、第三人责任法定免责事由的界定、诉讼时效的适用上都对传统理论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是在否定传统社会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肯定现代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也就必然的或否定之否定的扬弃现代社会的人类史前史、走向未来真正的人类史;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它为实现自己而盲目地克服障碍,必然有助于我们认识实现自由人联合体这一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讨薪维权呈现合法性支持趋好的结构性变化,从生存型权利向发展型权利的渐进和扩张,其行动意愿及维权方式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占有和城市社会关系嵌入的状况,那些受雇就业者的临工化境况堪忧,自身权益救济无力且困顿于劳动合同的灰色陷阱,以致讨薪行动“常态性”地演绎。有业可从和获取较理想的收入是农民工行动的首选,目前权益救济的制度性通道拥挤且潜在成本不低,非正式乡土关系网络的聚变性力量不可低估。建立灵活稳定的就业长效机制,形成雇主、农民工和政府多方参与的诉治组织,进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度补阙,更能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