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2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71.
看得见的城市和看不见的城市是城市研究的两个维度。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看不见的城市还有待挖掘。城市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可以成为研究看不见的城市的三个维度。作为战时国都,重庆不仅应该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更应该生成完整的都城文化。但由于都城文化认同感的匮乏,以及社会秩序尚不稳固,重庆的都城文化始终处于未发育成熟的状态。因此,战时重庆是一个灰色的社会空间,其中充满了中间性。通过挖掘文学想象所包含的心理和精神维度,作为观念建构的战时国都将展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2.
历来认为<老子>第八十章是对老子理想社会的集中描述,这种理解并不完整.这一章并非对于理想社会的直接描述,而是叙述了通往理想社会的具体途径.老子认为,只要人们顺应自然,不去追求满足超出于自然本性之外的欲望,于是我们将弃绝满足这些欲望的工具和交往,并将最终消灭战争.那时,只有世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血亲氏族,用上天赐予的力量来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自然需要.  相似文献   
73.
已有研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儿童受欺负的直接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外界因素,而是儿童自身的一些不为人喜欢的特点,如不良的性格行为等.但目前人们对关于受欺负儿童自身特点的论述却很少.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受欺负儿童的自身特点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学”成为了中国新保守主义的一种话语资源。一些学者使用“后学”的话语理论,提出“中华性”的建设方案,对新启蒙主义的现代性立场进行解构,以本土文化的重建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后学”的新保守主义文化姿态以及自身存在的悖论,引发了新启蒙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导致了“后学”与新启蒙主义的话语对抗。“后学”与新启蒙主义是新时期知识分子面对现代化、西化与民族化的错综问题,所做出的两种重要的回应姿态。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建立中华的文化形象,有效推进现代化的文化进程,以化解内外的文化、精神困境,是“后学”批评家和新启蒙主义者必须共同谋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科学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而研究生作为国家主要科研力量来源,其科学素养将直接反映国家科技进步的基础。社会普遍认为:文科生在科学素养上与理科生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自编问卷对文理科研究生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文理科研究生在达到具备科学素养标准的比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在科学素养总体水平上好于一般公众。  相似文献   
76.
大学制度和学术环境是影响高校学术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学术治理的逻辑起点。大学《章程》是对高校自主办学地位的制度化保障,是突破制度困境和跨越实践阻碍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尊重高校教师作为学术创作者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术评价方式和学术管理体制,协调学术创作、学术评价、学术出版和学术应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建立学术共同体,使之能够有效运转,并以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为重要依托,鼓励和激发学术创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相似文献   
77.
社科期刊编辑主体,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民族文化的建设者,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和把握社会现实,从指导思想到编辑工作必须现代化.指导思想现代化就是认真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编辑工作现代化就是实现策划选题、组稿、审稿、编辑技术现代化.  相似文献   
78.
"龙"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一共有22个义项,我们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发现,"龙"还有一种特别的用法,意为"禁忌".龙具有这一用法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龙是神圣的,人们崇拜龙,从而产生禁忌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龙"的原型是蛇,人们对蛇的惧怕在龙身上延续着,因而产生禁忌心理.  相似文献   
79.
本文拟对人们把沈从文<媚金,豹子与那羊>习惯性解读成一篇浪漫传奇的爱情故事进行质疑,主要通过对文本中"故事"--小说、神话--象征、故事讲述者--作者这三个层面的分析,层层递进,从而揭示沈从文精神上的深层次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80.
川北三县市方言语气词"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北苍溪、阆中、广元三县市方言里的语气词"的",除表陈述的语气之外,还有强化与之组合的形容词的程度、动词词义指向的作用,也有强调语气的作用,表示十分肯定、特别强调、语气感叹等语法意义."的"可以单独与形容词、动词组合,也可与"呀"连用再组合,连用之后,语气有所加强.在句法分布上,"的"可与形容词组合为"A的",也可进一步扩展为"ABB的","A的A不的",还可与动词组合为"V的","V人家的"等形式.在句法功能上,上述形式均可作谓语、补语,也可独立成句,不能作定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