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22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1527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城乡统筹的实质是资源的统筹.在重庆市“千万农民变市民”的社会大试验中,教育与培训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重庆市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存在较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根源在于资源统筹乏力.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重庆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资源统筹.文章对重庆市实施制度、机构、经费、师资、信息资源这“五大统筹”和统筹模式变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孟涛在《法学的性质:技术、科学或哲学?》一文中指出,中国法学目前只是停留在技术化的第一步,离真正的技术化还有很长的路;社科法学有助于了解中国法律实施的真实状况,有很大的扩展领域和发展空间;法律本身是否合理,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特别是要进行古今中外思想上的深层次对话。鲁楠则从比较法视野进行反思,眼下的中国法学流派之争究竟在争论什么?宋旭光则试图从流派之争的背后问题出发,明晰法理学学科性质并探寻法理学研究的进路。杨天江则告诫自然法理论研究者,出于对自然法理论研究尚未迈过初级阶段的原因,不仅不应介入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还应主动避免被迫的卷入。刘振宇对自然法之是否介入当下的学派之争则持另一种观点,现有流派都不足以将带有政治因子甚至于以政治话语为主的泛法律信息转化为法律话语,而自然法理论则可,从而推动形成中国法理学第三种智识。黄涛从古典法学的视角相对超然的审视流派之争,即认为需要适度地超越一种经验性的考察法律现象的方法,探寻人类应过什么样的法律生活,建构何种法律世界,以找到真正支撑规范生活的内在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43.
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决策矛盾,特别是多问题和多方向性筛选对于均衡化决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多方案性问题的解决是以其更为复杂前提下的决策均衡化为主要标志的,为此,文章从均衡方案决策的设置、事件以及决策集的参数构建探讨了均衡方案的模型设置与优化,并通过多目标智能加权灰靶决策的均衡方案来形成区间数型属性值和TOPSIS法的筛选,最后结合实证算例的方式论证了通过多目标智能加权灰靶决策的可行性与实践轨迹.  相似文献   
44.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具有明显不同于私法之特色.其正当性基础在于,宏观上维护劳动关系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微观上避免解雇保护制度形同虚设.在我国当前劳动力供大于求且不可替代性差、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严重之现状下,此正当性尤为明显.我国原有现行立法功能错位、难堪其用,而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此的改进仍极为有限.我国立法应当建立劳动合同期限制度,且应正面直接限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注意避免该制度的僵化.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49.
詹勇 《社科纵横》2011,(10):74-76
“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说法不符合逻辑。共同犯罪是一人一罪,每一个共同犯罪人是利用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客观条件。意思联络不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必要条件。共同犯罪一般要求犯罪人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至少在轮奸的认定上存在例外。当共同犯罪人被认定为不同罪名之时,可以认定主、从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但一方由于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不能认定主、从犯,如有需要,可以通过《刑法》第63条第2款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50.
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文艺不仅反映现存冲突,而且解决这个现存冲突.而文艺对现存冲突的解决既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因此,我们在肯定文艺所包含的真实内容的同时,也要揭露和批判文艺所蕴涵的虚假内容.否则,文艺批评就会丧失真正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