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前,农村劳动力回流后的社会适应和社会保障问题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对湖北某地区回流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和社会保障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发现,回流农民工的经济适应能力有待增强;其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能力不存在明显问题;回流农民工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和精神保障,急需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2.
对有恃无恐的下属,领导者要精准识别其类型,判断其是恃才傲物型、倚老卖老型还是吹毛求疵型。有恃无恐下属导致单位怨声载道乱规矩、人心不齐降业绩、害群之马动根基。因此,领导者对其敲打要对症下药:对恃才傲物型下属要立身立胆,有的放矢;对倚老卖老型下属要先礼后兵,恩威并重;对吹毛求疵型下属要捭阖有度,择时而动。  相似文献   
23.
随迁老人在脱离乡土场域后面临着顺应城市惯习、重构社会关系等问题,其精神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对深圳市随迁老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随迁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对经济社会地位、迁移后的压力显著影响其精神健康,社会资本既能促进随迁老人的精神健康,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对此,应从社会政策等方面予以积极回应。要完善地区间社会医疗保障的转换制度,构建促进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社区支持体系,通过"增权"实践和子女的代际支持,改善随迁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4.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流动、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时代。 农民工一方面难以从资本那里获得稳定工作和报酬的承诺,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国家那里获得充足且稳定的保障预期。 田野调查发现,农民工深切地体验到就业市场、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这些风险体验形塑了农民工不确定性的乡城迁移态度以及非永久迁移的行动选择。 从深层次看,农民工的非永久迁移,实质是生存理性下的一种再传统化行动,即希望通过回归村落共同体以应对系统风险。 为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应注重村落共同体的维续和发展,给予农民工逆城镇化的机会。 同时,应采取流动的城镇化策略,即不应以定居的视角来推动城镇化,而是建立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那样可能更能满足农民工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5.
26.
侵害他人债权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是民法上有名的争论问题。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应该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借鉴外国侵权行为法的立法经验,将侵害他人债权纳入侵权行为法之中,以完善侵权行为法的体系。  相似文献   
27.
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文明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家的一项法定义务。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健全、留守儿童家庭文化权意识的淡薄等原因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的实现面临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应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实现的良好氛围、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参与文化生活的主客观能力。  相似文献   
28.
未成年刑释人员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存在着思维模式简单、情绪控制力差、家庭功能弱化、社会交往偏差等特点.在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获得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面临着身份融入、家庭融入、社会交往融入、职业融入等诸多社会融入困境.司法社会工作者应当利用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帮助未成年刑释人员重新定位身份,去除罪犯标签;改善家庭氛围,重塑家庭环境;提高交往意识,增强交往能力;推动社会支持,促进职业融入,使其重新回归社会,步入正常生活轨道.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S市T校的实证调查为例,通过社工对遭遇性虐待儿童的持续支持与机构的替代性安置、对被忽视儿童以需求为导向的干预、对受暴力侵害儿童以家庭为本嵌入文化的社会工作干预等帮扶实践,来反思受虐儿童社会保护的可能途径.经研究发现,受虐儿童的发现机制有待完善、对受虐儿童的长期庇护未能形成制度、受虐儿童自身无保护和求助意识;在社会保护实践中应该借鉴合适的受虐儿童保护模式,多机构共同合作并关注受虐儿童;通过立法的不断完善来探索剥夺监护权后儿童长期安置的可行性;同时对儿童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其形成身体上的界限感,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求助.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理论参照,通过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棉花农场的田野调查,力图分析澳洲农场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文化生态和风险认知。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过程中,研究人员-种子公司-农场主三者是共生的知识主体,知识本身具备了作为理论的知识、作为实践的效用和由此滋生的产权的三重特性;从三者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来看,知识本身蕴含的产权能得到各主体的认可和尊重;澳大利亚农民比较理性,普遍接受不可见的有效性,围绕种植转基因作物形成的社会关系和"最佳管理方式"是其棉花农场的实践模式。知识蕴涵的"理论-实践-产权"三重性与自下而上平等合作的实用主义取向是澳大利亚农场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文化生态,这种取向让他们将转基因的风险限定在食物和身体,而不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