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为了找出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办法,通过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商洛学院200名篮球爱好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篮球运动初期,指、腕、踝等部位的损伤较多,以急性损伤为主;而后期损伤则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且以慢性损伤为主。指出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损伤知识的学习,改善场地器材条件,加强对易伤部位的保护,出现损伤及时治疗是减少运动损伤的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152.
用主成份分析做综合评价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分组主成份分析将其做了改进,在应用中有一定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进变异系数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用结果来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纯的靶材,利用PLD法生长薄膜,成功地在Si衬底上生长了高质量的ZnO薄膜,系统的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生长的影响.采用XRD对薄膜结构进行分析.XRD测试表明,大部分薄膜都具有高度的C轴择优生长取向性,只有衬底温度过高薄膜结构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4.
陕西省是全国高等教育的大省,其跨国高等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认识不足、中外合作办学发展速度缓慢、专业设置重复、合作领域较窄等问题。为加快陕西省跨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采取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全新的跨国高等教育理念;引导全省高校合理定位,平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结构设置;利用多种途径推进外国留学生工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5.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收录的《韩氏墓志》所载干支不符、史实抵牾,并且与同书收录的《王氏墓志》在文字和内容上都十分接近,可以确定是一篇伪作,应该予以删除。这篇墓志在作伪方法上很有代表性,是将一真墓志作为底本,模仿它重刻一石,保留原志的内容和书体,特别是对于增改的文字,大多取自原志,从而使字体风格一致,不易分辨。  相似文献   
156.
该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认为课程体系不健全、缺少合格师资、实践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契合度不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建立创新学分认定体系、人才引进与线上教育相结合、建设双创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等途径来健全和发展双创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7.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按要求正确操作是学生们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在学习总账及其他子系统业务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操作环节,并提出最基本、最实用的解决办法,以期能为会计电算化初学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8.
李丹霞 《宿州学院学报》2014,(4):105-107,121
在阐述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缺失的具体表现:目标缺失、认同错位、主观松懈、心里失衡等;分析了缺失的原因:职责不清、认可偏差、评价模糊、自我迷茫等;探讨了应对缺失的策略:职业培训、完善评价、心里疏导、激励学习等。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有利于挖掘其工作潜能,有利于推进其工作深度。  相似文献   
159.
酒溶入文士之生活、创作以至与生命智慧相联系,是始兴于汉末盛极于魏晋.关注生命及生命智慧的自觉,是魏晋文士嗜酒的思想渊源.魏晋文士的醉乡日月闪灼着生命智慧之光,体现为"三度"追求即追求生命存在的长度、追求生命享受的密度,追求生命境界的高度.魏晋文士生命智慧的自觉及践行,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0.
哲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治民 《唐都学刊》2007,23(4):27-31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多角度研究有助于我们看到这个问题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能准确地说明语言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内容与形式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语言自然也不例外,也必然有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语言的内容就是该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信息,而形式则是表达这种思想的语音、文字符号及语法体系。内容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对立使内容和形式成为两个可以分开的层面,从而使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信息与表达此种思想、信息的语音、文字符号及语法体系分开,使语言之间的翻译有了基础,一种内容有多种形式的表达,进一步说明了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可行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又是统一的,使内容与形式又难以分开,从而产生不可译现象,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进一步说明了语言之间的翻译还存在着不可译现象。在翻译中,可译的是内容,内容的不可译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可译的是形式,形式的不可译是永恒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