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5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在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 角色扮演的现状及困境,采取目的性抽样选取藏区3 所乡村幼儿园的4 四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观 察,运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教书育人的从教者、仁而爱人的守 护者、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基层事务的治理者,但是,受困于专业水平不高、师德师爱不足、语言文化不通、作为意识不够的窘 境。建议从减轻现实工作负担、增加职后岗位培训、强化职前培养、提升个人修养方面进行突围,更好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幼儿 园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42.
陈亮 《南京社会科学》2024,(3):131-141+150
在知识社会转型与未来教育变革的双层驱动下,新型研究型大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合作,展现富有生命力的组织特性,建立起一种城际共生平衡生态圈。新型研究型大学基于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特色化的新起点,主动融入知识社会的组织生态,与多态性组织形成目标、实践和价值的耦合基础。基于这些耦合性,新型研究型大学创生出组织韧性、跨界性、有组织性、包容性等组织特性,全面强化大学的知识创造螺旋、组织生态与服务社会能力。面对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风险,新型研究型大学应凸显组织特性,推动有组织科研创新,培育生态型组织,打造多主体协同善治的组织链条,共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社会情感能力对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及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招募82名乡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干预组(N=40)实施为期六周的线上正念干预课程,并通过混合研究方法考察干预效果。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职业倦怠的测试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线上正念干预课程显著提高了干预组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并且职业倦怠水平显著下降。此外,质性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正念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理解与共情以及负责任地决策等方面的发展。本研究证实基于正念的线上课程是培育乡村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减缓职业倦怠经济而有效的重要途径。因此可借助“互联网+教育”模式,为乡村幼儿园教师提供线上心理健康培育资源和教练指导;合理设计线上正念干预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以促进其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44.
陈名瑞  马骏 《科学咨询》2023,(12):265-268
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不仅推动着教师自身的成长,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随机选择了80名教龄在三年内的小学职初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专业发展的总体需求、教学工作的发展需求以及研究工作的发展需求。随后,我们对其中6位不同教龄的职初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使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归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职初教师的需求特点主要集中在满足工作实践需求上,以当前职业阶段的需求为前提,以普遍化、同质化和实用化的需求为主,而个体化、差异化和独立化的需求则是次要的。因此,本文提出职初教师培养应实施分层设计补足个性需求、创新方式促成群体发展、内外并重建构有效机制的策略,以期为落实职初教师的专业有效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4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幼儿园质量评估政策经历了垦拓与酝酿、起步与探索、规范与发展、深化与完善四个阶段。运 用多源流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质量评估政策的变迁机理进行探析,研究发现:问题源流为政策变迁提供了合理性基础,国家 重大战略为政治源流营造了适宜政治环境,多方意见建议汇合为政策源流酝酿了合法性的土壤。我国在幼儿园质量评估 政策改革和优化方面,应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幼儿园质量评估政策的具体实施;科学统筹规划,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政策 的政治保障;吸纳多方建议,坚持端正幼儿园质量评估政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6.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通过区域内的关键要素协同实现整体加强、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间的平衡与协调。协同发展意味着区域内各个要素的联动同构,其中知识集成与产业集群是高质量经济协同的两大关键性要素。制度化的知识分科模式下,要让知识集成从“潜在”要素,走向“实在”行动,必须厘清技术技能、社会关系、原理规律三类知识的集成价值,这是知识协同产业的前提。而产业集成的“显在”样态推动区域集约、循环和规模经济等协同样态,让产业协同知识成为必然。两大关键要素的“潜在”价值与“显在”价值协同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必须全面推动知识主体与产业主体、知识生产与产业生产、知识分类与产业分类的同向同构,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协同。  相似文献   
47.
芬兰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ECEC)以其公平优质的教育理念、灵活专业的多维体系及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享誉世界。文章从政策变迁的视角对芬兰建国以来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政策演变轨迹进行历史考察,研究发现,芬兰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政策经历了早期萌芽、巩固与扩张、多元化与精细化、国际化与现代化四个演变历程;其政策演变强调“平等”与“全面”的教育理念,兼顾“社会本位”与“儿童本位”的教育取向,协调“质量”与“多元”的主体驱动,重视“包容”和“家庭支持”综合发展的逻辑特征。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应优化学前教育政策结构治理体系,重视儿童整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家庭婴幼儿服务保障体系,从而促进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8.
融合教育作为当代国际特殊教育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为教育变革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融合教育的基础,学前融合教育目前面临着提高学前残疾儿童入学率和提高融合教育质量的双重任务。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现阶段尚存社会整体接纳度依然不够、区域发展不均衡、普通幼儿园接纳能力不足和学前融合支持体系极不完善的问题。为适应当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未来要从多途径推动融合教育观念普及;推进融合教育向学前阶段倾斜;加强对特殊教育素养人才的培养;积极构建合理的学前融合支持体系四个方面加快推动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9.
为考察学前专科生核心素养和健康教育胜任力的现状,揭示二者关系,随机整群选取300名学前专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前专科生核心素养处于中上水平,专业能力较强,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般,专业知识较弱,见习次数的增多对学前专科生核心素养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学前专科生健康教育胜任力处于中上水平,沟通支持和成为资源能力较强,教育实施和教育规划水平一般,需求评估和教育评价能力较弱,见习次数的增加对学前专科生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改变无显著影响。学前专科生核心素养越高,其健康教育胜任力亦越高,构成核心素养的三个因子均对健康教育胜任力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0.
传统学科建设范式导致学科面临一系列的危机,为学科而学科的固化思维导致学科社会断层,为排名而竞争的指标陷阱导致学科知识分化,为建设而建设的技术崇拜导致学科创新乏力。然而,在创新创业的知识社会加速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知识创造价值以及面向市场服务社会需要成为第二次学术革命的核心议题。学科创业转为核心动力、学科知识重组成为应然选择、学者企业家精神框定理性方向是学科与创业型大学之间的关系逻辑。这应作为学科建设的理性遵循,并通过搭建跨学科交叉创新创业融合的学术实践平台、构建大学科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公司文化意义的学科组织,在促进大学保持传统经典功能的基础上,以及在可持续变革的轨道中释放学科育人、回应全球公共利益以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重“善态”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