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8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09篇
社会学   11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翟欢 《现代交际》2012,(9):222-223
主体间性的师幼关系,简单说就是教师和幼儿都作为主体时之间的关系属性。主体间性的师幼关系是健康和谐的,是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师幼关系。构建主体间性的师幼关系需要尊重和提高幼儿的主体地位,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情感沟通。  相似文献   
102.
教学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通道,通过其物化形态和传播方式来实现其教学目的。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所带来的是不同文化的变迁,制约着人们对于外在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新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带来了课程研究的新视角,知识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课程知识与课堂知识成为了我们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是从对课堂和课堂知识两方面对课堂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4.
唐代尚舞风气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永强 《人文杂志》2001,(5):130-134
有唐一代,从封建帝王、皇室贵戚到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好尚歌舞,歌舞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尚舞蔚为一代风气.唐代尚舞风气固然与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密切相关,若是追根溯源,唐代尚舞风气乃承魏晋南北朝时期好尚歌舞的流风余韵,与当时社会尚武之风不无关系,也与李唐王朝统治者强调乐舞的教化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5.
田婷 《社科纵横》2013,(1):298-299
实训基地是使成人高等院校学生能够得到系统的、规范的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是教学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针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进行讨论,以使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更趋完善,对成人教育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地建设发挥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7.
主体教学诊断学力是一种以教学诊断思维为核心,以教学与学习活动为基点,以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为关键,以诊断教学与学习活动为途径的师生学习力、生存力与发展力的总称。提升主体教学诊断学力,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坚持突出"人"的地位、彰显"人"的功能、发展"人"的价值等原则,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教学病理学、中医诊断学和课堂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参照Z理论和U型理论的基本原理与要求,来构建动态平衡发展的课堂教学运行质态,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8.
对黄炎培职教理论进行了再次解读,探索了黄炎培职教思想对高职教育的启示,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从学校定位、实训教学、建立合作契机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存在主义哲学高度强调个人,注重个体的独特性,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仍然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0.
后现代主义教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解构性教学思维、反思性教学实践、建构性教学过程等,这些观点强调多元、个性化教学、反思和理解、意义建构、民主平等理念,对我国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应具有灵活性,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建构性,课堂教学氛围应具有民主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