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5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42篇
理论方法论   353篇
综合类   2119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民国时期,在动荡不断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文化相对繁荣。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同步发展,在鼎盛时均享有国际声誉。而促使繁荣的因素,就高校内部来讲,主要包括民主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考试制度,以及与教师相关的聘任、薪酬和评价制度,这些成功的经验均值得我们当今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82.
元末明初的战乱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给陕西的农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大量土地荒芜,人口逃亡。明王朝在平定陕西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改善民生的措施,包括开垦土地、兴建水利、减免赋税和赈济灾民,还有明代初期政治清明与外部环境稳定,使得陕西地区的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83.
8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建设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建设经验,主要包括提供保障措施、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注重保教队伍的建设、关爱幼儿的身体健康、开展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现边区学前教育活动,探寻其成功经验,继承与发扬红色教育精神,对新时期幼儿的培养与培育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文学界“重写文学史”热潮的展开,蓝棣之的“症候式分析”应运而生。蓝棣之从掩藏的“症候”,虽显犹隐的“症候”、“症候”与历史文化、理论的“症候”四方面入手,对文学经典进行重新阐释,以“症候”的发现为突破口,以“症候”的解决为切入点,以其新颖独特,成为现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6.
从目前我国幼儿园的现状来看,集体教学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要做好有效教学,就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要准备丰富的教具,这样才能真正依靠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87.
姚宇  何炼成 《兰州学刊》2014,(5):128-133
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被确定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人口的城镇化迁移意义重大。基于对以往二元经济转化中人口迁移研究的追述,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出发,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构建了包含聚集效应和分散效应的城镇化人口迁移模型。基于模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应大力推进城镇生产函数优化、城乡间信息交流和户籍制度改革以推动人口的城镇化迁移,同时城镇规模应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88.
以法国语言学家纪尧姆提出的矢量分析法为基础,对句子符号生成所经历的两个动态的心智过程:抽象的语言符号生成过程和具体的语言符号生成过程进行描述。同时通过对这两个过程的心智运算分析,揭示语言与思维的深层次关系,并以心智结构和思维活动的规律为依据,观察思维与语言在交际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心智运算过程,尝试对民族语言与思维差异的具体表现与成因作出学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89.
王烨 《兰州学刊》2012,(6):215-217
"文化休克"现象指人们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文化环境之中,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各种符号,致使产生各种不良情绪。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普遍存在。西安市是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作为西安市留学生的一个群体,因其自身的特点,便显出"文化休克"现象的种种独特性。  相似文献   
90.
倪虹 《现代交际》2012,(4):61-62
体态语是人类进行非语言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其内涵也随着文化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要与外国人进行有效、成功的交流就必须学习和了解体态语言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体态语在中泰两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交际现状,以及由于一些原因造成的交际障碍和解决对策,以便促进中泰两国更好地进行文化、经济、外交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