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树立文学批评的学术权威,是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的一种努力与实践。是对追求真理的学术创造的需求与呼唤。在新世纪应该有更多的学术权威,以满足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学审美的理解与需求。  相似文献   
12.
完善重修学习的对策,需要加强学风建设,端正学习态度,学校要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的重要性,指导老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国家的未来,所以要从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入手,制定严格的重修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成绩评定的客观实在性)。随着学分制的贯彻,高校学生重修的教学管理将得到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既是创作者,又是理论家、评论家,对文学与书画都有较精深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中往往将文学与书画联系起来,相互比较.这种融会贯通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更深入地剖析文艺现象、解析文艺作品的内涵,便于找到新的研究视角、拓展研究视野.当代文艺学要走向繁荣,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诗书画打通的传统,尽最大的可能去打破专业的壁垒,避免专业划分过细带来的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4.
玳瑁是一种珍稀海洋动物.玳瑁最早以其独特的解毒药效被人们所重视,更因其甲壳独特的装饰性而为大众所钟爱.玳瑁属于稀缺资源,由海地、海国进贡或贸易而来,故身价颇高,流行于上层社会和富豪人家.由此,玳瑁成为了一个与海洋、富贵、权势等相关的文化符号.另外,作为龟属动物,玳瑁还附着上了长寿的文化内涵;由于玳瑁单独行动的生活习性,它还被赋予了孤独之含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社会环境中的语言,从而将社会纳入到语言研究的范畴,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特征。从语言学发展进程来看,社会语言学的这一研究模式是对现代语言学的一次冲击、一个新的提高。徐大明等人的《当代社会语言学》对源于西方的社会语言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同时也结合我国最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对现有的社会语言学理论进行了启发性的阐述,这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学科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无疑是有益而必需的。  相似文献   
16.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由于海洋渔业历来为其重要产业,海难也时有发生,所以,自古便有众多的海神崇拜,其中又以妈祖崇拜为最重要的海神信仰。福建地方戏曲中历代都存有很多与海神信仰相关的剧目,这些剧目的中心人物主要以福建百姓历来尊奉的海神妈祖与陈靖姑为主。与海神信仰相关的戏曲演出主要为在特定场合的宗教酬神演剧。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福建古代地方戏曲与海神信仰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明清中琉邦交加速琉球文化的中国化进程,琉球朝贡使和留学生大量进出中国,与福建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用汉语写下大量的涉闽题材诗歌,这些涉闽汉诗或吟咏闽地山水,或与闽人交游唱和,或表达在闽地思念琉球故乡友朋。琉球诗人们以中国为本国,诗歌严格遵循中国诗歌格律,见证了中琉五个世纪的友好交往,具有文学和史学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於梨华的小说关注台湾留学生和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她笔下的美国呈现为一种较为复杂的非人性形象。从寂寞的孤岛、理想的失落、淡漠的人际关系和严重的种族歧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於梨华小说中独特的美国形象。离散造成的身份认同危机和文化边缘人的特殊地位,是影响作家构建美国形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将西方与俄苏左翼戏剧作为主体来考察其各异的历史进程与走向,至少可以发现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认清左翼戏剧因语境变化而发生的生存状况的改变及可能的存在时段;二是确立左翼戏剧能够保有其“反叛”与“颠覆”品格的必要语境,即适当民主的社会政治氛围、多元的意识形态空间与自由的话语权力。以此阐明在何种条件下左翼戏剧能够作为戏剧的“一翼”得以存在和发展,又在何种政治语境中无法生存,以至于消亡。  相似文献   
20.
吉语玺不但是战国古玺等古文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它不但具有座右铭、警示牌的功能,还可以反映出古人修身养性、趋吉避祸等思想.本文把所能见到的吉语玺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古代人们祈福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