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7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13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1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本文通过考古发掘资料对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兵器类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循化话中语气词的使用特点,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文化带动旅游,旅游搞活经济”的模式在全国已经成为常见的经济形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新建的、基于神话和民间信仰打造的旅游景观,与当地居民及海内外香客对民间信仰宗教化的理解,以及国家的宗教政策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作为一处旅游景观,扎麻隆凤凰山的九天圣都筹建于20世纪末,现已成为区域内闻名的民间信仰道场。扎麻隆凤凰山身份与功能的交互与矛盾,以及扎麻隆村权力格局对其影响无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三语习得”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并逐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由于中国多种语言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等均具有典型性,在藏族聚居区尤为突出.在民族地区三语习得教育实践中,本文认为三语习得认知能力、汉语言、三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的模糊认识等因素影响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民族生三语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公众参与循环经济这一领域仍较为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海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本文主要通过实践调研对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中公众参与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治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民族学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学会2017年会“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7月14日至1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民族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21个省区市及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从历史、语言、艺术、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社会、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参会者多是来自民族学与民族理论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关键举措.青海结合省情贯彻党和国家要求,提出“强创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防风险”五大重点任务,出台改革意见和配套措施并认真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立足生态环境保护,以旅游业为切入点,培育新动能,正在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罗雪娟 《学术探索》2012,(11):119-121
随着语篇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篇特定信息的把握在语篇解读中的重要性。本文从语篇的文化语境、语篇信息度、语篇组织中的隐喻功能、语篇连贯中的关联理论几方面来探讨特定的信息认知对语篇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法、文献法及访谈法对青海省藏、回、汉族大学生的文化习性及文化适应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藏、回、汉族大学生在多民族语境下生活学习,文化适应态势良好,但是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和文化习性差异.针对差异及特点,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提出解决对策建议,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族院校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2015年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明确在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源头选择典型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表明三江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进一步得到政府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