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7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之一,具有极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对它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本文基于对此著作的仔细研读指摘出了宣言中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指导思想,借以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政党统治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2.
中国传统商德及现代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商德是古代商业活动实践和传统伦理文化哺育的结果。中国古代的义利观、公私观、群己观、职业道德观是传统商德的理论基础,诚信经商、取之有道、敬业勤业、爱国济民是传统商德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商德所倡导的伦理精神,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近代商德的进步;继承和发扬传统商德的优秀思想成果,挖掘其现代社会价值,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应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商业伦理建设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3.
李光辉 《殷都学刊》2006,(4):102-105
对《墨子》全书的结构作一分析,考证各篇的成书年代及著者,是系统研究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考证众说纷纭,分歧一直很大。综合各方观点,可以得出一个共识:《墨子》是墨家的一部著作总集,各篇大致成书在战国至汉初这一期间。  相似文献   
24.
意识形态概念可追溯到培根的"假象说",经历了特拉西的"观念学"、马克思的"虚假意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等阶段。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意识形态观念,可以理解这一理论的继承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2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从而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探究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重要论述要紧抓"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重要论述从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德、树有共产主义理想之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有中国魂之人,立自强不息的君子之德、树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个方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立何德、树何人"的时代之问,是对教育本性的匡正和回归。这对于克服当下教育中的顽瘴痼疾,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回应社会对教育的关切,实现人们对新时代美好教育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6.
人学冲击波--近年来人学理论进路回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强调和阐扬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造成了一种“冲击”。如果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学说,就不应该把其人学思想与阶级观念完全对立起来。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强调和阐扬,其实不是什么“冲击”,而恰恰是理论向前发展的具体表现。因此,变“人学冲击”为人学争鸣应当成为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道路。  相似文献   
27.
北京的城市化与社会关系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的首都 ,北京的城市化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城市化不只是实现经济指标与达到具体数据的过程 ,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城市与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比发达国家城市化存在更多的不利因素 ,主要表现在追求城市化的速度给城市社会关系体系带来的影响。北京在进行城市化过程中应当重视社会关系调整  相似文献   
28.
"傲慢的"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纯思辨的表达形式是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对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批判的过程中才有新哲学的建构,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这一文化逻辑不是在独立的传统哲学框架内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撇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研究的关注,缺乏马克思主义各个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就会违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规律;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题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反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做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29.
论消费自由     
齐亚红 《学术论坛》2007,30(12):15-18
随着丰裕社会的到来,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有了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但事实证明现代性消费并非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由,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发展.真正的消费自由不是一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活动,它是一种建立在对消费目的和规律的必然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对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他人与自身高度负责的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30.
优势视角是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工作领域兴起的一种实践工作取向。它注重案主的优势与潜能,挖掘案主所处环境中的资源,提倡合作、陪伴的互动关系,坚持发展与成长的服务方向。目前,这一工作手法已被运用于多种人群中,学习困境学生是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领域始终关注的重要群体。在本文里,笔者阐述了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主要概念,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对象和相关设计,提出通过"3I"——I have、I am、I can的策略来实施干预,最后对整个介入过程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