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7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51.
社会公德环境是指影响制约社会公德发展变迁的社会因素的总和,它是人们在社会公共领域进行道德活动的基础、氛围和条件.良好的公德环境能在社会上形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氛围,影响和规制人们将公德认知和公德行为统一起来.因此,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方面优化公德环境.  相似文献   
352.
坚持民主执政与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有效形式.坚持民主执政必须紧紧围绕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个核心,按照政治参与的要求,定位民主执政的内容,探索民主执政的方式,完善民主执政的体制机制,在民主执政的过程中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53.
道德赞扬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是个人或社会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对行为者正确的选择和行为做出的正面评价.而菲莉帕·福特认为道德赞扬存在一个美德困境,即一个真正的有德者在处理道德抉择和困难之事时应当毫不费力;但美德之所以受到称赞是因为行为者完成的选择和行为是困难的、难以完成的.这一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有德者的美德形成是历史性过程,对主体的道德评价依据在于动机而非结果以及美德的纠正性思想的主体差异.而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我们需要对赞扬和敬重进行区分,限定二者的适用范围,分析康德敬重他人的形而上学基础,这一困境会延伸到赞赏的分配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354.
暴力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普遍现象,但长期以来,暴力研究一直处于社会学的边缘地带。作为社会理论家,埃利亚斯独辟蹊径地提出暴力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据核心位置。他认为,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通过国家对暴力的垄断、自我约束以及羞耻、厌恶和信任等情感的生成,逐渐形成控制攻击性情感与暴力行为的习性。虽然埃利亚斯开启了将暴力置于宏观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考量的先河,但其暴力思想没有意识到暴力亦是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和群体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无法直面暴力的现代性本质。  相似文献   
355.
王炜 《天府新论》2017,(6):53-61
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的正义理论受到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施特劳斯古典学派的强烈批判。这一批判是建立在对罗尔斯政治哲学的误解与敌意的基础之上的。对布鲁姆的重新审视有助于廓清施特劳斯学派政治哲学的特质。而汉语学界的施特劳斯学派则进一步歪曲了施派的基本立场,抛弃了施派政治哲学仅有的合理内核,并将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推向极致。因此,施派以及中国施派的政治哲学主张在政治实践上是荒谬和危险的。  相似文献   
356.
朱子对<知言>批评的系统性和严厉反衬出胡宏思想本身的系统性和深刻.由此出发对胡宏思想的逻辑和意义进行分析解读,认为性无善恶、心以成性和仁以用言确实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其对孔门<易>、<庸>生命意识的传承持守和对湖湘学派经世致用传统的奠基开创的意义,在中国思想和文化史的广阔背景上才能获得充分把握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