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5篇
理论方法论   300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孙育玮笔者曾在1987年写过《“法制”与“法治”概念分析》一文,发表于《学术交流》杂志1987年第6期上。当时该文的基础观点认为:“法制”与“法治”是法学和法律生活实践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由于它们意义有...  相似文献   
82.
弘扬民主契约法律精神马长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存在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矛盾,因此,也必然存在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并列和分离,法律就自然建立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基础上。同时,由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因而法律已消除了其阶级压迫职...  相似文献   
83.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高校校园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是国家人才的储备库,良好的治安秩序对于高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意义重大。然而今日的高校已不是往日的净土,而成为治安问题的多发区。本文从高校现存的安全隐患问题出发,对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4.
婚内强奸的刑法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否在强奸罪中评价婚内强奸是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最富争议的问题 ,刑法理论对此存肯定论与否定论的对立。强奸罪的法益应该是双重的 ,包括妇女的性权利及社会的性秩序 ,婚内强奸虽然侵犯妇女性权利 ,但并不侵犯社会的性秩序。婚内强奸因缺失强奸罪客体要件而不成立强奸罪 ,对此行为应在伤害罪或虐待罪中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85.
制约合伙企业破产目标实现各要素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伙企业的责任、组织等特性,使合伙企业破产界限、破产财产、破产免责问题较其它主体破产更为复杂、难于界定,其对合伙企业破产目标的实现、社会稳定等至关重要。作者就合伙企业破产界限、破产财产、破产免责界定予以系统客观的全新论证,以期对合伙企业破产理论与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6.
《国家赔偿法》在实施中存在一些缺陷,其中,赔偿的归责原则过于单一,致使国家赔偿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因而,应采用混合归责原则,更有利于保护公民权益。  相似文献   
87.
环境突发事件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屡屡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如何遏制环境突发事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遏制环境突发事件的一个主要的方法是完善我国预防和处置环境突发事件的法律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条例》。  相似文献   
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国家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合法运用和监督制衡,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入21世纪,肯定权利主体的精神权利、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观点和理论,已越来越占据主流地位。我国已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基本方略,对于行政侵权而造成的精神损害,采取有效的赔偿措施,确立相应的财产救济法律制度已势在必行,精神损害赔偿应当成为诸多行政救济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9.
金融诈骗罪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侵犯财产所有权。其犯罪构成与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样,必须同时具备犯罪客体、客观、主体、主观四个要件。金融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目的”以及金融诈骗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是认定此类犯罪必须正确把握的问题。“非法占有目的”是所有金融诈骗罪必备的主观要件,而不是选择要件。金融诈骗罪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只能是直接故意,不能是过失,也不能是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90.
财产权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权利概念,传统的私有财产权强调的是个人对物质财富的控制权。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财产权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私有财产权经历了从“不得侵犯”的绝对保护到为社会公益而相对限制的过程,这一变化在各国宪法及其相关文件中都有所体现。对私有财产权的限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理论强调私有财产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受到限制,主要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同时国家对私有财产权的限制要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能突破社会公益的标准。各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限制的相关规范中,包含了几个共同要素,即对私有财产权限制的目的要素、根据要素以及正当性要素。财产权的概念又涉及个人权利及社会责任这两个要素,从个人权利保护的角度看,要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防止国家权力对私人财产权的不当侵害与干涉。从社会责任角度看,对财产权的保护不是绝对的,财产权也负有社会责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其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