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文学与意识形态存在着复杂微妙的关系.当文学作为主体去审美掌握客体世界时,它在本质上是不欢迎意识形态的入侵,但由于文学主客体整体构成中的意识形态成分的渗入,文学在内容上又可能出现某些意识形态成分,有时意识形态因素还很充分;当文学以客体的姿态与世界的需要主体发生关系时,文学将以自身为中介转化为功能性存在,在尊重自身美学品格的前提下,对世界的需要给予一定的满足,从而表现出某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当外在主体的要求无视文学本性,将其视为实现某种实用观念的工具的时候,这时的文学就有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大学》《中庸》强调对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开发和完善.《中庸》所体现的思想表达了中国对日常生活价值呈现的关注.《大学》《中庸》深刻体现了儒家的人文整体主义立场,认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是具有关联性的有机整体.《大学》《中庸》也有其不适应现代生活的方面,而最富争议的是道德理想主义,对其推扬也应在其限度之内.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让-雅克·卢梭的写作逻辑可以表述为,以非异化的母性文化作为想象性的本源参照,通过"怀乡症"式的结构性记忆与失忆建构象征秩序(理想之父),从而确立批判主流社会文化的双重依据.本文在对卢梭不同时期的各类文本及其生命经验的整合中具体展现了上述逻辑.  相似文献   
14.
主谓式复合词是从主谓短语降格而来的,其能产性较低,这表明主谓式短语较之其他短语更难成词.主谓式复合词成词要受到句法语义方面的一些制约.从句法上看,动词成分不能是及物的;从语义上看,主语成分主要是无指的无生名词,在语义角色上是当事而不是施事;谓语成分在语义上具有不可控和非完成的特征.本文利用及物性理论和原型理论以及句法与词法之间的相关性对存在这些条件限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蒋寅先生有感于古代文论研究贫弱的现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都为一集,名之曰《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以下简称“蒋著”),200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书中涉及了古文论研究中亟待正视的问题,读后很受启发,其大至研究的目的和态度,小至用一条十分有力的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均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思考和扎实的功力。前辈学者王运熙先生谆谆告诫后学,学习古文论一定要和文学史知识相结合,自己经过从教十年的体验,深感此真是至理名言。举凡在古文论领域做出较大成就的学者,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史功底,否则,会将一部文论史写成一部“相斫书”,脑中盘旋着…  相似文献   
16.
南朝宋所掀起佛教顿悟与渐悟之争对于刘勰产生了一定影响,刘勰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基本与道安、慧远等一致,持折衷的观点,而这对于其文章学的形成,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文心雕龙>大致上是以折衷顿、渐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其文章学中种种矛盾与问题,使得<文心雕龙>成为中国文论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者,我见证了“学术史”从一个简单的“随想”走向拟想中的“学科”这一全过程。我说的“随想”,是指我1991年6月写的那篇《学术史研究随想》,更指诸多友人发表在《学人》第一辑上的那组“学术史研究笔谈”。从那以后,我和我的同仁一起,积极推动学术史的研究。当初的“随想”,十五年后,竟然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课题”,甚至有了今天相当夸张的说法,叫“学科建设”,这让我感慨良多。今天,每一个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大概都免不了要跟所谓的“学术史”打交道。从研究生撰写论文时的“文献综述”,到专门家刻意经营的专著、杂志开辟的专栏,有关…  相似文献   
18.
文学理论形态学是关于文学理论的理论 ,它的研究对象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话语 ,研究客体是文学理论话语中的元话语。探讨文学理论形态的逻辑起点 ,是文学理论实践本身。以文学理论话语所体现出来的理论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 ,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形态主要有三种 :从上而下的观念演绎式、从下而上的经验总结式和方法互动的横向移植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文学史著中对于20世纪50-70年代"非主流"文学的关注折射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它重新激活当代的某些文学事实,并在某些方面改变了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图景,对于重新"返回"历史情境,深入观察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起到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留下不少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诸如某些作品在写作时间认定上的问题、有关文本阐释空间的问题、对"非主流"文学本质化的理解以及进一步厘清各种复杂的文学史概念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考量儒学价值多着眼于其外推性,而对于儒学的超越性维度有所忽视.儒学的意义不应局限于文明对话和社会伦理层面,应避免对于儒学的实用主义理解,对天人合一等儒学命题的争议体现了超越问题的复杂性.儒学有自身的超越之路,具备七种超越特征理想性、内在性、日常性、实践性、礼仪性、情感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