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是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2014至2022年,我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已推进实施三届,学前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三届学前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充分反映了10余年来我国高质量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基本面貌。考察发现,10余年来,我国对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推进不断走向均衡,实践内涵不断拓宽和深入。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应当加大对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帮扶力度、推动跨界合作开展实践研究、实践主题确定需进一步推进问题导向与时代导向的紧密结合以及突出学前教育的本土化特色实践。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究3-6岁儿童比例推理、空间类比与近似数量系统的发展特点,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变化,选取120名3-6岁儿童为被试用“草莓酱任务”“找鸡蛋任务”以及Panamath进行测查,结果发现,3岁儿童就已经具有初步的比例推理、空间类比能力;儿童在3-6岁期间,比例推理、空间类比、近似数量系统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比例推理、空间类比与近似数量系统三者之间相关性显著,但这种相关性在3-6岁阶段随年龄增长而减弱。控制性别与年龄后,3-6岁儿童的比例推理与空间类比可以预测儿童的近似数量系统,比例推理能够调节空间类比对近似数量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同伴关系是个体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早期积极同伴关系的建立对个体今后的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共情作为社交粘合剂,无疑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共情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会因 共情的维度(情绪、认知和行为)而不同,并且存在发展性差异。分析了共情如何通过情绪、认知和行为路径影响个体早期积极 同伴关系的发展,并根据其影响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