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2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66篇
丛书文集   239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993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顾晓伟 《理论界》2014,(1):117-119
在语言学转向过程中,现代西方人文哲学从逻辑性思维转向了隐喻性思维。他们普遍认为,人类的知识从原初上来说并不是建立在逻辑概念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先于逻辑概念的隐喻思维之上。本文即以当代历史哲学中表征的语言学转向为探讨中心,来展现史学与文学学科之间的可能关联。  相似文献   
42.
休谟哲学常常被诠释为一种具有心理主义倾向的经验论,但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在其哲学研究和探讨中较受忽略,因此,休谟哲学中所隐藏的历史性和历史意识的向度并未受到充分重视。文章旨在通过对休谟文本的再度诠释,揭示和展现其哲学中的历史意识,这也是一种深化和准确理解休谟哲学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43.
新冠疫情之下,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保障就业和民生,是当前阶段政府治理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对于复工复产政策的研究十分缺乏,文章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收集了所有与复工复产相关政策文件,构建了一个原创的政策文件数据集。从行政负担理论出发,进行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复工审批制度带来的行政负担阻碍了企业的复工复产进程。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合发文,政府综合采用市场型、管制型和服务型政策,对复工复产政策议题进行合作治理。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进程,需要逐步取消复工审批制度,不断降低行政负担,为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4.
台风导致的暴雨,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天气灾害之一,对西南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文献资料中的相关记载,利用台风登陆地点与路径的相关信息,重建了若干次影响到西南地区的强台风事件,并进一步研究了清代登陆海南台风的时间特征,发现登陆海南的台风序列在17世纪后半期与19世纪后半期都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而这两个高峰期与小冰期气温的两个谷值完全吻合,说明气温变化与台风系统活动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5.
近代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职能的变化、市政机构的出现带来了城市空间的转变。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与新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拆城、填濠、修筑环城马路的工程,此后全国大部分的城市改造都遵循了相似的模式。本文通过对近1200座治所城市城墙变动信息的研究发现,20世纪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改造最初主要从东南沿海省份开始,30年代末至40年代的战争打破了这一过程,但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的恢复,空间改造的进程继续向西部省份推进,总体上呈现由东向西,由中心向边缘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China has undergone a rapid expans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ince the late 1990s. Drawing on a recently collected nationwide representative data, the current study makes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lth benefits of college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o deal with potential selection bias,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uggest that higher education attainment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people’s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with the control for a series of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this research also highlights the heterogonous treatment effects: those who are more likely to attend college benefit less from the health returns to higher education than those who are less likely to go to college, lending support to a negative 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 pattern. Finally, we also examine the cohort difference in the 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 and it turns out that the negative pattern mainly takes place among the cohorts born after 1981, the generations who experienced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47.
State socialist economies provided public housing to urban citizens at nominal cost, while allocating larger and better quality apartments to individuals in elite occupations. In transitions to a market economy, ownership is typically transferred to existing occupants at deeply discounted prices, making home equity the largest component of household wealth. Housing privatization is therefore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avenue for the conversion of bureaucratic privilege into private wealth. We estimate the resulting inequalities with data from successive waves of a Chinese national income survey that details household assets and participation in housing programs. Access to privatization programs was relatively equal across urban residents in state sector occupations. Elite occupations had substantially greater wealth in the form of home equity shortly after privatization, due primarily to their prior allocations of newer and higher quality apartments. The resulting gaps in private wealth were nonetheless small by the standards of established market economies, and despite the inherent biases in the process, housing privatization distributed home equity widely across those who were resident in public housing immediately prior to privatization.  相似文献   
48.
自有品牌已经成为零售商竞争的有效手段,如何创建成功的自有品牌是零售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学者研究了自有品牌成功的先决因素和影响效应,在不同研究中,这些先决因素和影响效应,在程度和方向上有明显差异.单独研究很难有效地解释这些差异性,而元分析方法将能解决这一问题,并能同时受益于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采用元分析方法对自有品牌成功的先决因素和影响效应进行整合性研究,提炼出自有品牌成功的概念框架,对先决因素与自有品牌成功、自有品牌成功与影响效应的二元关系进行评价,采用分群研究探讨品类特征、市场环境、研究方法等调节变量对先决因素与自有品牌成功二元关系的影响,在研究结果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张晓杰 《南方人口》2010,25(1):23-29
本文在对比分析纽约、东京两个国外大都市服务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劳动力变动特征基础上,以服务业从业人口结构和规模的历史数据作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上海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指出上海与纽约、东京服务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从业人口数据回归分析的服务经济发展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上海市未来服务经济从业人口的比重进行预测.分析表明上海的服务业发展正处于加速增长期,并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按此速度到2020年其从业人数比重可达80%;要实现上海服务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应采取积极的人才引进战略和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50.
本文应用Berry等(1995)[2]提出的离散选择需求模型和差异产品的伯川德竞争模型,并利用淘宝网上的交易数据,对声誉、消费者保障计划、保修服务及信息披露四种信号策略在网上交易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需求估计结果表明消费者保障计划中的"7天无理由退换货"计划以及保修服务可以作为产品质量的信号;而在其他有效信号策略存在的情况下,消费者保障计划中的"先行赔付"计划以及卖家声誉作为质量信号的作用则被削弱。成本分析表明,信息披露虽然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发出信号的成本太低,容易被低质量卖家所模仿,因此并不能作为有效的质量信号。本文首次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信号机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