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金时习是朝鲜朝16世纪著名的“异端派”诗人,作为一个在黑暗的王朝统治时期选择绝意仕进、浪游归隐而坚决不与当权者合作的异端分子,他创作了大量汉诗,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现象,关怀民生疾苦。而对金时习的生平、人格、诗学观、独特诗风的简论,对部分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原因的解析,都有助于深化对其诗歌的“异端”特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2.
西楚考论     
古今学者对"西楚"源于何时,区域到底多大的研究,一直争论不休。考论通过史料证明:过去大多学者认为楚的发祥地是"荆",即今湖北一带,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甲骨文里,只有"楚",没有"荆"字,直到商末周初时才有"荆"字。由此看出楚比荆早,楚起源于东方,东夷文化是其源。出土的材料证明"西楚"之名,至晚在春秋战国之际已有。其区域主要在豫东南、苏西北、鲁西南、皖东北部。  相似文献   
53.
从认知的角度入手,着重论述了隐喻和认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隐喻认知功能对词汇、语篇及文化教学等方面的启示,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4.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在要求。围绕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阐述了加强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在分析影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因素的基础上,就加强地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5.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建地方高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找准自己的优势,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6.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云”隐喻在习语中的种种隐喻和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关“云”隐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以发现“云”隐喻在这两种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隐喻的翻译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7.
高校间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产物,获取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其竞争的焦点,高校满足目标市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竞争力的大小。苏北的新建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基础薄弱而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挑战,这需要新建高校对自身的高教产品及目标市场有清晰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定位,吸引更多的目标市场对高校发展的投入,实现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8.
调查分析了宿迁市京杭大运河西岸景观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从生态植物群落的设计、道路交通网的设计、驳岸处理、滨水建筑高度控制、景观节点设计5个方面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9.
本文指出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出发,促使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0.
苏轼的《范增论》一文表面上是批评范增没有适时离开项羽,实则是评析项羽、范增、义帝三人之间的关系,他将义帝与范增、项羽的关系都界定为君臣关系,认为范增始终是忠于义帝的,而项羽则为逆臣。苏轼的《范增论》在古代朝鲜高丽时期、李朝时期文坛的"受容"可称为一种"叛逆式接受",这两个时期的李齐贤等七位文人强烈地批驳了苏轼的范增为人杰、范增忠于义帝、"增不去,项羽不亡"的论点,为全面认识范增这个历史人物提供了一种"他者"的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