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50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教育秩序的矛盾,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必然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在教育的现代转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解答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但由于文化有其特殊的公共性,因而也是解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教育秩序问题的一条重要理路。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架构下,通过帮助人们获得公共价值观、起码共识和基本共同感,文化构成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2.
柏格森的"艺术--时间"观是一个理论创举.他视艺术为时间的造物,认为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时间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创作时间的延长或缩短,都会影响到作品的内容;第二,就艺术作品本身而言,不但它的材料是从时间中沉淀下来的,而且传达媒介也具有时间性;第三,艺术鉴赏也是具有时间性的,读者由艺术作品所引起的体验分为三个从低到高的等级:感觉、情感与观念.柏格森的"艺术--时间"观首开从时间、动态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的先河,并由此启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美学与接受美学等流派,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3.
公共利益是贯穿于整个公法领域的重要法律概念,为所有国家行为提供合法性理由。但由于公共利益概念的不确定性,在解释其内容时往往要诉诸于行政裁量。当今宪政国家要求行政裁量行为遵守内外界限,而此种界限映射到公共利益上即表现为法定性以及合理性和程序性。  相似文献   
44.
在传统文化中,休闲体育文化有着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本文追溯了南宋市民的娱乐生活,认为休闲体育不是舶来品,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梳理浙江省传统休闲体育项目.通过实践考察浙江省休闲体育文化丰富的本土资源,指出保护浙江省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空间”刻不容缓,并得出浙江省当代休闲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不能摈弃本土资源的论断.  相似文献   
45.
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理学大儒,孙奇逢的诗作不仅明确地体现出理学家之诗的鲜明特色,而且深刻地表现了鼎革之时知识分子阶层的心态变化.因此,其诗作对于研究理学家的诗歌和探讨明末清初知识分子心态都极具认知价值.孙奇逢与清初中州诗坛渊源颇深,许多中州诗人在其门下执贽受业,他对中州诗人的理学教化,对清初中州诗歌趋向于雅正深醇实际上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不仅在定义上,而且在“写什么”、“怎么写”和“用什么语言”这些根本性问题上都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它们又在挣扎着突围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个“陷入”和“突破”过程还在反复进行,将来无疑还会继续下去。对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对将来的女性小说创作与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中国模仿苏联教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涉及到了全国高等学校的系科合并、专业设置及地域布局等方面。通过调整,中国高等教育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及苏联式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为当时国内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次调整也存在着过分削弱综合大学、忽视文科建设及专业设置狭窄的缺陷。  相似文献   
48.
康德美学有“崇高”与“美”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崇高感产生过程中,康德从情感状态出发,认为崇高与美有着内在的对立,将崇高定义为主客体之间的冲突感,这就阻塞了崇高感通向美感的道路;但康德提出了一种道德情感来解释崇高感的形成,运用利普斯的移情论美学,将道德情感扩展为一种伦理价值,将移情发展为一种具体的审美机制,既能以人格价值连接起崇高和美,也能够赋予崇高判断普遍可传达性,从而拓宽崇高的内涵。  相似文献   
49.
殷商到春秋时期,"口"专指人的嘴.战国以后,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口"发生跨域演变,西汉时已成为由于概念域融合而新产生的{口嘴}概念域的上位词."嘴"专指鸟嘴,产生于东汉,之后其义域不断扩大,使用频率逐渐提高,至唐代完成了上位化演变,到清末则取代了"口"的强势上位词地位."口"上位化的原因在于古今范畴化方式发生了变化,"嘴"的上位化则是语用、语义、字形变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田金霞 《殷都学刊》2011,32(2):60-65
毛滂和苏轼交情颇深。关于二人交往的一些重要问题,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尚待进一步加以讨论辨析。在梳理二人交游脉络的基础上,对其交游情况再作详细考辨,以还原毛、苏交游的真实情境,不仅有助于推进毛滂研究与苏轼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北宋中后期文坛的研究也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