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190篇
劳动科学   412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90篇
人口学   147篇
丛书文集   1357篇
理论方法论   329篇
综合类   2311篇
社会学   501篇
统计学   42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宣布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这意味着两千多年来农民交纳“皇粮国税”成为历史。它从制度上开始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拆除了一些乡镇“搭车”乱收费的平台。  相似文献   
62.
2003年8月,成都市委在市十次党代会上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战略部署。金牛区作为中心城区,面对加快发展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深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有所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区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区委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全区工作的主线,按照“三个全面接轨”(即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农村建设管理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农民组织管理和社会保障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的思路,积极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一、突出“三大建设”,促进农民生…  相似文献   
63.
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城乡差距更加明显。湖南城乡居民差距主要表现在收入、消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差距的存在,导致湖南城乡发展的不协调。为了统筹湖南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湖南,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财政税收,统筹城乡资金信贷,统筹城乡文化教育,统筹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64.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郫县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那么他们采取了哪些举措?又有什么好的经验呢?近日记者来到郫县,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65.
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转型要求。然而实践中,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功能堕距、资源配置失衡、机制运行不畅与目标整合难题,阻碍了农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成为生态环境层面城乡融合的发展羁绊。面对客观形势,以城乡融合为导向,在城乡互融互通中整合城乡环境治理资源,重塑农村环境治理主体、要素、机制与目标,实现城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发展的路向选择。  相似文献   
66.
转型社区从乡土村落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不只是居民身份、基层行政建制与组织形态的变化,更主要是土地产权性质与空间结构的改变。土地产权与空间结构是形塑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形态的基础要素,转型社区实质上是城乡二元空间结构与制度安排在社区场域内的投射。作为城市化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转型社区的性质特征必须在城乡二元体系中来理解。基于城乡二元土地产权与空间结构的视角对转型社区进行研究发现:转型社区的土地产权存在集体产权、国有产权以及混合型产权三种形态,分别形塑出不同的社区经济关系与公共服务关系;转型社区的空间变革主要有集体主导的局部空间改造与行政主导的整体性空间再造两条路径,相应形成不同的社区空间形态与治理任务。从土地产权与空间变革的角度能够解析转型社区的不同实践类型及其属性特征,进而为探讨转型社区的有效治理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7.
“城乡共享”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实现的重要条件,“城乡共富”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要义,两者构成了“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基础。我国在“共同富裕”内蕴逻辑的主导下,沿着“城乡二元 城乡协调 城乡融合”逻辑遵循,建构了“以农促工 工农互促 城乡共富”的“共同富裕”战略,推动“城乡共富”程度递进发展,但在经济基础、消费服务、现代化设施、公共福利等领域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相对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塑造农村“富裕”的内驱能力;以“城乡融合”为向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催生农村“富裕”的外部动力,推动“城乡共富”迈向更高台阶,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8.
基于CGSS 2017数据,采用稳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城乡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采用再中心化均值回归分解方法分析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城乡家庭旅游消费差距的影响及贡献度,并进一步采用Sobel-Goodman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家庭旅游消费影响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城乡差异显著,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促进效应均大于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促进效应;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正向的联动效应,且城乡差异显著,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联动效应均大于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联动效应;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和户主学历水平的城乡差距会扩大城乡家庭旅游消费差距。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建设力度和提高居民学历水平,以释放居民家庭旅游消费潜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家庭旅游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69.
基于CGSS 2017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经济、社会交际、环境和社会福利等4个维度分析参加医疗保险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及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和城乡异质性。研究发现:参加医疗保险对公众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社会福利安全感的影响最大,对经济安全感的影响最小;参加医疗保险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城乡异质性。据此提出,应进一步精准帮扶特殊保障对象、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协同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等,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安全保障功能,以期提升参加医疗保险对公众安全感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70.
缩小差距、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为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央不断强调推动共同富裕,旨在实现均衡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关于共同富裕的探讨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其一,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解决好以绝对收入标准衡量的贫困问题就是实现“富裕”的最基本要求。今后农村的相对贫困是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将面临的共性问题和挑战,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置于城乡融合的框架中解决。其二,缩小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之一,将收入差距缩小在一定水平上,实现发展与共享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和谐,这也是“共同”的要义所在。当前我国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妨碍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因此,牢牢把握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线,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弊端,对于当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而言应是重要的战略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