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06篇
劳动科学   77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58篇
理论方法论   140篇
综合类   610篇
社会学   444篇
统计学   10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深圳龙岗“舞王”大火、青海玉树地震、富士康跳楼事件、“保钓”示威游行活动……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深圳慈善公益网始终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凡遇到社会灾难和社群冲突,总能寻见深圳慈善公益网“福德社工”应急服务的踪影。  相似文献   
22.
旅游是各组成部分紧密协作的系统,具有一定特性。本文提出旅游系统具有稳定性,无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平稳的状态,受均匀的作用力时会维持动态的平稳。如果受到不均匀的作用力时,系统的平稳会暂时受到影响,但当作用力消失后而系统的性质没有改变,系统会努力维持并恢复原有的静止平稳状态或动态平衡状态的能力,这是因为系统各子系统间存在替代作用。本文利用"汶川大地震"这一难得的机会,研究了成都市旅游系统地震前后的变化,证明了系统稳定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23.
正"4·20"芦山强烈地震一年来,雅安市人社系统充分发挥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服务人才的职能作用,以攻坚克难的精神,负重前行,苦干实干,为雅安灾后重建和后发追赶提供了强有力的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书写了精彩亮丽的民生新篇章。就业和民生保障发展态势良好"4·20"地震后,雅安市人社工作把加快灾后重建、推进人社事业科学发展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群众路线作基础、以学习提升作支撑、以转变作风作保障、以真抓实干作关键,紧  相似文献   
24.
正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思考公关的经济价值时,是不是更应该考评其社会价值,考评公关的社会责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向全国公关业发出了倡议书,其主要内容,一是号召公关公司协助所服务的企业开展好抗震救灾工作,二是结合本行业特点做好涉及到公关公司自身的救助安抚工作,其中包括向灾区的捐助和关心家在灾区的员工等。  相似文献   
25.
《百姓生活》2014,(10):17-21
编者按:"8·03"鲁甸6.5级地震,是18年来云南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浅、灾区人口密集,地震地区处于深山峡谷,农村以砖混合土木结构为主的房屋抗震性能差。截至8月8日,地震造成1万多间房屋倒塌,617人遇难。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响应。在震中电力、通信、交通全面中断的情况下,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等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集结赶往震区,争分夺秒展开生命大营救。  相似文献   
26.
梳理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一方面对地震灾后青少年基本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与分析;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干预方法、介入模式、服务内容以及地方实践。在对现有灾后青少年研究所存在问题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该转变研究理念,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并注重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27.
宋代以前,中国诗歌关于地震的书写很少。宋代出现了多首专门吟咏地震灾害和以地震命名的诗作,从群体和个体感受的角度描写了遭受地震灾害的民生疾苦,既继承了《诗经》援灾议政的传统,又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顽强无畏的精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显著开拓,标志着地震作为独立的题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28.
《社科纵横》2016,(6):105-109
学术界对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的研究,多侧重于对这一时期地震史料的汇编,关注点多集中于乾隆三年的宁夏大地震,对清代宁夏地震情况缺乏整体性的研究。有清一代(1644-1911)268年间宁夏地区地震灾害年份为22年,共发生32次,平均8.38年/次。  相似文献   
29.
中国灾难研究主要以汶川地震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以历史学为主导,后半部以人类学与社会学为主导且两学科各有聚焦,人类学关注灾难的差异性与地方性,社会学则更关注其所嵌入环境的结构性。汶川地震后灾难研究迅猛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公共灾害频发的十年,对于灾难的研究与对于社会治理的关注,让二者之间有了连接与融合的可能。该融合的道路需要突破四个环节,即:嵌入结构——比较性与区域性研究向主体性研究迈进;学科连接与框架搭建——学科话语体系与关注焦点的融合;定位进阶——技术控制向社会控制转化;行动进阶——从文化体验、结构透视向治理实践转变。  相似文献   
30.
基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一年后收集的数据,对救灾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救援的不平等性进行了评估,可发现:受灾者获得帮助具有随机性并且概率低,只有2/3的受灾者获得过生计方面的帮助,只有1/3的受灾者获得过财务或情感支持;在四个帮助项目(生计、住房、财务和情感支持)中,受灾者获得帮助项目的平均数是1.75;受灾者获得支持的程度不同,中国共产党党员获得的支持多于非党员受灾者,大多数汉族人获得的支持少于少数民族受灾者。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在救援救灾工作中是核心力量;在救援中着重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在救援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