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86篇
  免费   1647篇
  国内免费   212篇
管理学   15862篇
劳动科学   893篇
民族学   1474篇
人才学   1735篇
人口学   879篇
丛书文集   15052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2934篇
综合类   25050篇
社会学   4713篇
统计学   8350篇
  2024年   304篇
  2023年   1070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730篇
  2019年   741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734篇
  2016年   1069篇
  2015年   1639篇
  2014年   4277篇
  2013年   3646篇
  2012年   4774篇
  2011年   5622篇
  2010年   5466篇
  2009年   6197篇
  2008年   6327篇
  2007年   4468篇
  2006年   4085篇
  2005年   4206篇
  2004年   3731篇
  2003年   3603篇
  2002年   2929篇
  2001年   3020篇
  2000年   2537篇
  1999年   998篇
  1998年   620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榆人 《社区》2002,(21):50-50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是个“小社会”,什么都办,什么都管。企业办社会,企业办社区与市场原则不符,企社分离是必须要完成的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02.
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带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培育地方经济优势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是当前乃至今后必须深入思索,潜心运筹的重大而复杂的实践,也是人们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驾驭经济走势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谋划经济优势方面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握市场取向与地方实际的结合点,顺则成功,悖则失败。  相似文献   
103.
改革开放以来,余杭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7.7亿元,名列全省各县(市)的第11位。作为余杭国民经济支柱的工业经济,发展更是迅猛,2000年现价工业总产值291.6亿元,其增加值对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9.4%,纵向比较,令人乐观。但借鉴兄弟地区的先进经验,对增强自己的紧迫感加快把余杭建设成现代化都市新区的进程也是有益的,所以我们组织力量,对余杭和萧山两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作了一次粗浅的对比调研分析。两区差距在拉大余杭和萧山一江(钱塘)之隔,经济各有优势。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余杭的工业…  相似文献   
104.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组织、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以优异的成绩迎来了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一、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89~2001年,四川经济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89年的745.0亿元发展到2001年的4421.8亿元,年平  相似文献   
105.
一、台州非公经济领域人才资源现状 1.非公经济从业人员队伍发展历程。1978年台州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包括农村劳动力)为176.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7.1%,至2004年,台州非公经济从业人员342.1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高达94%。  相似文献   
106.
以沈阳市农户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影响农户储蓄行为的因素,建立了沈阳市农户储蓄行为的计量模型;并对现今农村金融体制与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民认识到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3月10日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本期以生态与发展为主题,编发了一组文章,以期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层面加深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8.
李燕 《民族论坛》2002,(6):51-52
<正>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结构问题。西部经济中的结构问题首先是发展经济学中所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这里所讲的二元经济,一元是传统部门,即传统农业;一元是现代部门,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工贸部门。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的不断缩小口。在西部,传统  相似文献   
109.
要使西部大开发卓有成效 ,观念的转变是基本前提。当前需要树立的新观念是 :区域经济新观念、经济发展新观念、政策措施新观念 ,要根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善于从多角度去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决定消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低收入和高增长构成我国经济运行的典型特征。因此,应努力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把提高居民收入作为拉动内需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