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17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1538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文章对中国传统吉祥象征符号之一的鱼与人的生活关系进行分析和阐述 ,主要从鱼与传统器物造型、建筑设计、装饰纹样设计的关系方面 ,说明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以及鱼对中国传统设计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62.
毛泽东在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古老哲学问题作过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简单的等同,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现两者的同一,必须要有实践观念这个中间环节,这是两者同一的桥梁。由于"同一"的复杂性,这个过程无不具有两重性,它是有限性与无限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63.
版本学及其观念在隋唐五代有较大发展:隋朝开始重视图书的收集与整理,在古籍整理与版本复制方面卓有成效,尽管其时未出现相关的理论表述,但其时版本复制及有关处理方法,对唐代及后世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官修本上,影响更为明显。唐代图书版本形态虽仍以写本为主,却又出现了雕版印书。这一时期的书本用纸与装帧也表现出新的发展迹象:隋代在版本装帧上产生了分品装帧收藏方法;唐代出现了旋风装、经折装、连脊装等比较先进的装帧式样;用纸方面唐代则出现了少量的皮纸写本。晚唐五代作为中国古代版本学又一重要发展时期,在版本学史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监本《九经》的刻印和家本《九经》的刻印,以及诸如毋昭裔家刻诸史、贯休自刻文集等其他刻本,表明其时不但刻本范围有所扩大,且刻书机构也日臻完善。这些都为中国古代版本学的确立准备了物质条件,亦对后来中国印刷史及版本学史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64.
本文就为 14届中文系毕业班学生所开设的选修课“中国意象诗探索” ,作了一次小结。它从教育理念、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展开。其中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值得反思的教训。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65.
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德育是对人际德育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它既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 ,又是一种新教育活动。以其存在特性和价值特性综合分析 ,生态德育具有多方面的理论特征 :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特征 ;教育过程中的引导性特征 ;德性养成上的类主体特征 ;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特征。生态德育的理论目标可集中表述为养成受教育者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生态德育的内容架构是 :环境道德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伦理教育 ;人际关爱教育 ;生态道德体验教育。  相似文献   
966.
合作教育可以提高理论的应用性与针对性,加强实践的目的性与规范性。经济的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使教育不仅具有公益性,而且表现出与企业相同、甚至更加突出的产业性;知识的生成性与构建性为合作教育的实施奠定了认知理论基础。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其培养模式和办学方式越来越依赖于多部门的分工合作;合作教育的出现为教师教育进行多部门合作培养人才,提供了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967.
在现存《管子》七十六篇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财思想。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管子》的"富上而足下"的富国论和"取于民有度"的理财原则,并由此而引发出对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问题的思考,以求达到博古通今,启发灵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8.
浅析中国园林环境蕴涵的天人合一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同时它对中国园林朝自然式方向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现代园林环境设计理念强调回归自然、以人为本,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根据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过程,展示中国园林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969.
中国加入WTO将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特别是WTO蕴涵的深刻理念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本文认为WTO的理念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以下的影响 :WTO的自由平等精神与弘扬创新精神要求教育应弘扬创新智慧 ;WTO蕴涵的全球意识将促进我国办学主体多元化与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 ;WTO蕴涵的法律尊严要求高等教育应加快法规建设和步伐  相似文献   
970.
在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理念”论是其核心,它充分彰显了古希腊人追问永恒、绝对之终极本体的渴求,尤其是其“两重世界”的划分和“善”的理念之绝对先验性和超越性以及“回忆说”表现出的一种神学倾向,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一拍即合,为基督教中彼岸世界与上帝之“合理”存在和“光照论”提供了思想根基。在一定意义上说,柏拉图的“理念”论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