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14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62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刘樾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212-213
彝族建筑艺术实际是非物质文化和工艺艺术文化的综合体,它可以为文化的体验提供一个综合的场所,它依托于凉山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综合文化呈现的载体.彝族民居的研究最早是集中于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其后从现代建筑科学的角度对彝族建筑发展、彝族传统民居形式传承和彝族现代居住环境观点有诸多探讨;近年来对彝族建筑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建筑设计本身,更注重建筑与文化的多方牵引作用,如陆铭宁的《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就是从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探讨.但是目前还鲜有从文化体验角度出发,对彝族建筑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环境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2.
[摘要]人格结构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人类学用来解释族群差异的概念。本文从积极/消极、外倾/内倾、性格/气质等人格结构维度,分析了散杂居背景下贵州省大方县八堡乡彝族与苗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中,由于文化背景及其与各民族融合程度不同,呈现出相似或完全不同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23.
正史之中,仅有《隋书》和《旧唐书》称"经籍志",其余史书皆称"艺文志",学界对此鲜有考证。从词本义出发,"艺文"指儒家经典之术,"经籍"指儒家典籍或泛指各学派的典籍;从汉人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艺文"、"经籍"皆指儒家典籍。这两个词的使用与儒学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儒学兴盛,以"艺文志"命名来凸显儒家经典治国之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受佛道二教冲击,地位下降,改称"经籍志";唐代以降,儒学复兴,同时为了遵循《汉书》开创的这一传统,遂改回"艺文志"之名。正确理解"艺文"与"经籍"二词的含义是研究《艺文志》和《经籍志》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90年代晚期以来,大量彝族口逐步迁至东莞打工,在他们中形成了一些工头。这些工头作为"中间人"实现与当地非彝族群体互通与共处,并以此间接性融合的方式在当地扎根下来。工头在此间形成一定体系,发挥着劳务中介、族群文化交流媒介和劳务纠纷代言人三种具体的功能。工头作为"中间人"的功能是多元群体在移民社会重组过程中自发生成的彼此互通的重要方式,是该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种需要。然而,工头本身在此过程中又在固化、形塑和再造新的群体边界。  相似文献   
25.
[摘要]彝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具有特殊的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风格。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其认知的重要原因。从语言环境、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大学教育环境、彝族传统认知方式等方面可发现社会文化因素对彝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认知的作用机制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6.
口碑古籍是彝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彝族口碑古籍已濒临失传,其抢救和保护形势极其严峻。目前由于存在着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组织不力等诸多问题,导致无数珍贵的口碑古籍得不到及时抢救而逐步流失。提高对彝族口碑古籍保护工作的认识,摸清情况,加强保护工作的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空间的认知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对神圣空间生产和建构方面。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空间理论对凉山彝族神圣空间的建构进行研究和阐释,以"木子四作"的世俗空间转换到"木色"的神圣空间化之路为例,认为凉山彝族"木色"神圣空间是被不断生产和建构出来的,反映了凉山彝族对神圣空间的独特观念。  相似文献   
28.
自现代化的宏伟叙事拉开帷幕以来,凉山彝人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作为彝族传统婚姻制度重要组成的婚姻聘礼亦呈现异化之态,高价聘礼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在“高价聘礼”背后,传统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自处的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9.
彝族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很多神话都反映了自然崇拜,这些自然崇拜主要包括天神崇拜、天体崇拜和自然物崇拜。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彝族的自然崇拜和人类自然崇拜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0.
明清时期,滇南地方社会儒家文化兴盛,与各民族传统文化发生融合,并对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产生影响。代表中央王权的临安府与彝族纳楼土司的政治角力亦相伴始终。清乾隆年间,彝族尼苏人中的一支由普姓"恢复"为孔姓,建构孔子祖先记忆。文章依据口述记忆、碑刻墓志铭及田野调查资料,简要勾勒出孔姓彝族人孔氏祖先记忆的社会历史脉络,分析其改姓的行动逻辑,指出这一现象与滇南地方社会发展进程紧密相关,是文化多样性交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