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31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64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民族论坛》2006,(5):F0003-F0003
清塘壮族乡地处江华瑶族自治县中部,面积37.56平方公里,人口约6700人,是湖南省唯一的壮族乡。全乡拥有山地面积18.3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5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为13000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杉树、松树、香樟等土质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合于种植水稻、玉米、高梁、红薯、花生、生姜等农作物和板栗、桃子、李子、葡萄、杨梅等果树。多年来,在历届乡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清塘壮乡经济发展平稳,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呈现出政治安定、百姓和睦、热闹繁荣的景象。清塘壮乡风采!清塘壮族乡  相似文献   
92.
民俗事象之所以能传承下来,依赖于它们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广西右江流域壮族传统寿庆习俗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心理调适功能、凝聚功能、喜庆功能等,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3.
文学变异学重在研究跨民族交流中文学文本的变异情况,而杜诗在广西壮人的接受变异上鲜有涉猎,本文以此为案例从跨时空的传播、文化传统的激活以及文学创作的创新等角度来发掘其传播中的双向互动性、对中华文化的共同建构性,从而发现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种多民族间互补互济的共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4.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镇安故地民间信仰巫风颇盛,并以其信仰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鲜明性成为民族学、人类学家聚焦的区域.  相似文献   
95.
10月2日,东华禅寺佛教文化旅游区建成并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蜂拥而来。据了解,仅开放当天,游客量高达7.5万多人次,创该县旅游历史新高。东华禅寺地处广东省粤北翁源县东华山风景区内,南承广州百余公里,北邻江西,东距汕头,西至韶关。  相似文献   
96.
禾楼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南江文化的“活化石”,禾楼舞起源于粤西南江流域,是远古农耕文化的重要遗迹。这种民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夹杂了多民族的风格与特点,其中作为壮族先祖的乌浒人对禾楼舞的产生和发展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考究禾楼舞中的壮族元素,将从创造禾楼舞的民族及其历史来源、壮族稻作文化元素和壮族服饰文化元素出发,探究禾楼舞在时代演化过程当中蕴含着壮族文化的流变。这不仅可以促进禾楼舞的发扬和传承,还可以透过禾楼舞挖掘出更多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97.
壮族都老制民主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民主的一个典型,而古希腊城邦民主代表了西方古代民主.两者相同之处是:主权在民、直接民主、职责分工明确、官员即公仆、实行法治、自由平等.两者相异之处表现在地域和文化背景、层次和规模、水平、参与面、经济基础、思想基础、诉求七个方面.启迪:民主非西方人专利,而是普世价值;中国有本土民主传统资源,中国特色政改道路可融合中西民主资源.  相似文献   
98.
壮族从历史沿袭而来的水文化、米文化和干栏文化,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心理等文化现象,体现于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形成为壮族社会共有的生态文化地方感。当前,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广西壮族的生态文化地方感的维持受到了影响,体现为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弱化、壮族文化传承中的活态化活动逐渐丧失。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可从加快壮族生态和谐伦理思想相关成果的转化、通过活动的方式恢复壮族民间传统节日、创新壮族地区学校教育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9.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类利用自然条件技术和手段相对有限的古代。壮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并不优越,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特别是在瘴气广泛分布的古代,在缺乏有效防治手段的情况下,对瘴气的认识更是成为对壮族地区的地域和族群歧视。地理环境对壮族古代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集中表现在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0.
壮族天琴源流探微——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壮族天琴发源于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古为金龙峒),源自当地原住民族壮族布傣族群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或法器"叮鼎",其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宋至清代流传至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