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0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菱荡”和“聋子”是《菱荡》的两个关键性意象,“菱荡”代表着世俗、实用,“聋子”代表着“封闭”、快乐,二者共同体现着废名的追求和乐的精神世界。《菱荡》并非一般田园牧歌,作者的用意在自我修为,这与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92.
蔡邕是汉灵帝时代文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对鸿都门学的批判,表明当时的创作环境仍处于经学笼罩时期,不可能产生个人体验为中心的文人诗。作为当时文学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蔡邕自身的诗歌创作并未达到《古诗十九首》的成就。同时,假设《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汉灵帝时代,诗歌作者不可能遗失姓名,从而得出结论,直至汉灵帝时代都不可能产生《古诗十九首》。  相似文献   
193.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巨制之一,对其研究的历程充满着坎坷。作品于四十年代出版后得到了胡风等人的一致赞评,而五十年代后政治语境的畸形强化,使得对其研究进入停滞甚至歪曲,七十年代末以来,文化语境走向自由与开放,人们开始了对这部作品的重新打量,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但是,在研究中还存在不足,还有诸多研究领域尚待开拓,诸多研究潜质尚待挖掘。  相似文献   
194.
北宋诗人王令的诗歌气势雄阔,别具一格。"奇峭"是其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文章从好想象、重比喻夸张和熔铸新词三个方面对"奇峭"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奇峭"诗风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5.
《红楼梦》金陵判词翻译评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典诗词翻译是文学翻译中一个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部分.从诗歌文体的韵律、句式、修辞格运用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之金陵判词的艺术特色,针对杨宪益与霍克斯两种英译文,比较研究了两者不同的翻译风格及艺术成就.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和汉英对比研究,说明了译者如何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译文语言的特点,采取增补、转换、虚实变化等翻译方法,再现中国古典诗词的形美、音美、意美.  相似文献   
196.
分析论述了丁玲早期小说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第一部分以女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主要论述了"五四"时期丁玲小说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与困惑,以及她们身上呈现出的病态的心理特征;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丁玲在遭受生活的打击而转向左翼文学之后,其小说中浪漫蒂克式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这些人已经摆脱了个人生活的小天地而走向社会,但又产生了外向与内向,即社会改造行为与自我需求的选择问题,以及二者不可调合的结局,使小说陷入了"革命+恋爱"的流行体式中,显示出作家此时创作意识中政治功利性的增强,个体意识的淡化.  相似文献   
197.
1980年代中期,丁玲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中国>.虽然仅仅出版了两年,但是<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创办<中国>的自觉行为,更显示出丁玲晚年力求营建文学界良性发展的团结环境;扶植青年作家,提倡艺术创新;改革办刊方式,注重文学本身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98.
<拍案惊奇>卷一<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鼋龙壳>正话的蓝本是唐皇甫氏<原化记>中的<魏生>;入话的蓝本除<金陵琐事>卷三<银走>外,更早的依据是<搜神记>卷十八<细腰>与唐窦维鋈<广古今五行记·安阳黄氏>等.在此基础上,本卷是以梦境为叙述空间,对人类永恒的金钱占有欲进行的形象解析.文本在随缘起灭的叙事逻辑中,引导着对财富欲望的审美宣泄.  相似文献   
199.
《月令》所记时候尚未形成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体系,故以卦配候之学的形成当于《月令》之后,先秦子夏时已有以卦配候之学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0.
丁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分量的女作家,她对女性的书写始终渗透着所处特殊时代环境下的自我意识,也始终在思考不同时代女性所面临的生存问题。《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以及《阿毛姑娘》都是丁玲在20世纪20年代五四浪潮的裂变中创作的。本文将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时代背景,探讨在封建乡村生活逐渐向城市商品化转变的社会环境下,丁玲小说中女性所面临的新的困境,从“商品化”城市的渲染环境、女性在社会中“无处可去”的尴尬局面以及最终拒绝异化,选择自我孤独三个方面分析女性在这种困境中所展现的在外与内在异化,以及呈现出来的两种孤独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