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11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3017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根据班都拉的动机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 ,分析其精神需要 ,提出外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具体的操作模式以及外语课堂组织原则、课堂教学方法。强调外语教学中通过满足学生精神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 ,加之科学的强化行为 ,达到应试与素质教育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职技高师作为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摇篮 ,它的培养目标应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作相应的调整 ,调整后的职技高师培养目标必然对其本身师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对新时期职技高师师资素质的基本构成及若干特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以期对我校刚刚恢复招生的职技高师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3.
论唐宋诗词中“雨”的审美意象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宋,是古典诗歌意象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诗词纷繁的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诗词创作中的“雨”意象,始终不脱离它作为客观物象固有的自然特征,同时,在反复运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审美感情和审美趣味长期积淀下来,使之固定地带有纤细绵柔、明丽清润、朦胧迷离、凄清冷寂、迅疾狂骤等审美特征。心物相契的“雨”意象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诗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它与其他意象组合,构成具有内在生命的完整形象,用来烘染氛围、寓含象征、营造意境等,以追求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44.
当代中国文艺变革的实践 ,越来越清晰地证明 ,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形态的崛起 ,极大地冲击着既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规范 ,改变其存在方式 ,促使其不断地走向大众 ,融入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 ,变化着的文学、艺术则以独具的审美方式 ,积极地作用了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深化其艺术意蕴 ,提升其审美境界从而形成多元共生、悖立与互动的新文艺格局。可见 ,只有立足文艺变革实践 ,洞悉文艺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透过文学生存困窘的种种现象 ,窥探其发展的内在潜质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45.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 ,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 ,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 :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 ,否弃艺术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 ,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结果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6.
在教师的有效性的研究领域存在三种范式 :性格理论、行为和认知理论、权变理论。它们的更迭体现了人们对教师有效性问题的理解的深化  相似文献   
47.
经过半个多世纪广告设计的探索、发展以及国际广告设计对国内的影响 ,“以人为中心、增强艺术感染力、立足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已成为目前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的基本趋势 ,并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展示于世界广告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48.
《洪堡的礼物》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独特的叙述技巧、含蓄深刻的喜剧风格以及博览贯通的行文手法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洪堡的礼物》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9.
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中西方各自特殊的社会背景 ,线被赋予不同时期不同的使命 ,为美的历程 ,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绘画中 ,由于文人与书法的渗透 ,线显得更为丰富和精湛。历史证明 ,线在人类精神世界与情感交流中是一个出色的表述者 ,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50.
温庭筠的词创作以其众多的表现手法,艺术构思上的显著特点,含蓄清空的抒情方式,以及遣词造句之功与音乐性,开拓了词的创作道路,并对后世词的发展以悠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