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62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33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772篇
丛书文集   232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674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决策与信息》2006,(5):72-72
4月26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医药产业大会”上透露,2006年“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将扩大到全国总县数的40%左右,覆盖人口也将达到3亿多农村人口。同时,流动人口也有望走出医疗保险的真空地带,既可以选择在户口所在地参加“新农合”保障体系,也可以在工作地享受医疗保障。到目前为止,“新农合”试点过程当中,已覆盖了1.8亿农民,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也已覆盖了1.4亿的人口。未来几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新农合”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22.
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是由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一个社会政策概念并被联合国国际劳工局所采用,是应对“人们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准,参与社交与分享工作机会的权利”而产生的。“社会排斥”一词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政治、社会变迁及社会政策的讨论与争辩中,不同学科的学者在谈及“社会排斥”时,已不再认为贫穷的困境是个人问题;相反,他们关注的是个人的生命历程与宏观历史的交错,以及社会变迁对个人的生活境况及地位带来的变化。“社会排斥”不单是指贫穷,而更广义地泛指除了物质上的匮乏外,弱势社群如何透过不同的过程被排斥于主流社会外,进而…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剧增,其内部的收入差距现象也逐渐出现。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取Oaxaca-Blinder分解和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探究了不同户籍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发现相对于性别、年龄等其他变量而言,教育对流动人口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表现为教育的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都扩大了收入差距,且前者是最主要的因素,尤其体现在第90分位点,暗含着城乡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主要由教育的高回报率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按照不同年份、年龄以及地区进行划分后的结果各异,但是教育价格效应依然较大。这说明,城乡教育资源发生扭曲的结果只是使得城镇常住人口获得更多了优质教育资源,接受了更多教育。城镇常住人口具有更强的社会网络和城乡教育资源是发生扭曲的并列原因。基于此结果,政府应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化,加大扶持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农村流动人口也应通过职业培训或继续教育等形式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24.
流动人口分布演变机制与城镇化——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五普"、"六普"数据,对浙江省流动人口分布演变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与铁路、高速公路空间布局高度吻合的带状模式(竖带-横带)是浙江省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这种带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口空间聚集度。浙江省外来人口在空间上表现出"三圈层"特征,其中,一、二圈层中的安徽、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是浙江省流动人口的主要省外来源地;浙江省"杭-宁-温"片区、义乌、慈溪等地则是流动人口最主要的流入目的地。浙江省流动人口的带状分布模式受到"经济-政府-交通"等多重效应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2000~2010年间,工资变量对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解释能力下降,而就业机会的解释能力则上升。此外,流动人口提升了浙江省城镇化水平,推动了区域连片城市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25.
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衔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其召开预示着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发展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会议明确了城市民族工作的定位、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为新形势下丰富和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26.
方茁厚 《人才瞭望》2016,(12):162-163
越来越多流动人口子女开始随父母到打工城市就读,然而生活环境的改变、城乡差别的存在,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社会融入难的问题.以石家庄为例,在具体剖析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行为失范的表现的基础上,从制度环境、学校管理、教师教学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7.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藏族流动人口在经济、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城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原因主要有户籍壁垒及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藏族流动人口素质低下的限制、宗教文化因素等。为此,要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藏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大民族教育力度,提高藏族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素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关怀藏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人口流动日益加剧,流动人口的生存环境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亦日益突出。着力解决社会转型期区域人口管理和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新生代流动人口"或"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外二代移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二代流动人口"的概念和划分方式,通过与现有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从理论上进行对比论证了"二代流动人口"群体在未来流动人口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最后为人口普查和各项有关流动人口的专项调查提供了数据采集方法上的建议,并提出了未来一些相关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30.
合法性问题是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凸显的重要实然议题之一。该议题的澄清需包括合法性形成条件与演化过程两个方面。基于S市实证案例经验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行动系统对现有"工作效果"评价取向的遵循、与本土性角色的互构及对实践空间与边界的明晰是其合法性形成,即实践权获得的条件;而合法性演化,即外在结构的生长则会经历服务供给、理念方法、角色设置和意义符号四个阶段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