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04篇
劳动科学   1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52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428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1 毫秒
91.
史卫民 《兰州学刊》2010,(8):113-114,190
我国应把子女利益最佳原则作为未成年子女监护权行使的根本原则。立法上应兼采单方行使与双方共同行使相结合的未成年子女监护权行使模式。并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行使的内容进行细化,行使方式进行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92.
婚前财产赠与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但社会主义中国现行法尚未规范,当事者于纠纷时往往任意私力救济,造成社会关系震荡。这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不洽,因而应规制婚前财产赠与。立法应立足本国实际并参酌大陆资本主义国家立法之先进经验,对婚前财产赠与性质、返还请求权、适用范围及行使方式等予以妥善规范。  相似文献   
9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依法行政,而实现依法行政关键在于对行政权的制约,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促进行政权的高效行使。目前我国对以传统的立法权、司法权制约行政权相对较为重视,但对于其它权力制约方式如以权利制约权力尤其是以行政相对人权利制约行政权则缺乏关注。本文试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对行政权制约的若  相似文献   
94.
返还请求权让与由于其自身的法律构造难以表彰权利,不具有公示性,会对交易安全和第三人产生不利影响.因而需通过公示实现对交易安全和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实现了对交易安全不同程度的保护.公示要件模式对交易安全的保护力度最大,但不利于简化交易程序.而公示对抗模式则实现了效率和安全的平衡,不公示并不影响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效果,但不能对抗第三人.我国应采对抗要件模式中的德国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5.
96.
许琦 《决策与信息》2011,(6):111-112
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中重要的制度设计。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上的特别规定,其在与谋求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维护促进市场交易的迅捷、高效,已为各国立法加以规定。然我国立法之规定极为不完善。本文试图从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着手,明确其性质,进而提出立法完善意见,以真正实现利益返还请求权的立法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7.
汤勇 《社科纵横》2009,24(2):88-90
物权请求权是物权法对物权进行保护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国物权法在第三章“物权的保护”中已宣示性地规定了几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物权请求权类型,表明我国已在立法上确立了物权请求权制度。但该制度在设计上仍有缺憾,需要从法律上重新架构.从而为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完善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8.
陈小洁  王磊 《社科纵横》2006,21(1):57-58
中国现行的民事立法在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上,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立法缺陷。本文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针对其不完善之处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
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此有一定的研究,我国对该方面的研究与立法都很不完善,在制定侵权行为法之际,对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进行分析,对完善我国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比较简单,面对实践中日益增多的问题, 应该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程序、效力等多方面作出具体的完善,使之更具可操作性,也更加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