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34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管理学   3734篇
劳动科学   755篇
民族学   796篇
人才学   912篇
人口学   311篇
丛书文集   7014篇
理论方法论   1578篇
综合类   14858篇
社会学   3465篇
统计学   746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1343篇
  2014年   3163篇
  2013年   1904篇
  2012年   2238篇
  2011年   2609篇
  2010年   2561篇
  2009年   2267篇
  2008年   2762篇
  2007年   2003篇
  2006年   1645篇
  2005年   1501篇
  2004年   1219篇
  2003年   1171篇
  2002年   1070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596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02,22(6):55-58
历史上东原即山东东平。从《三国演义》多种明刊本署名等情况看 ,其作者为“东原罗贯中”即山东东平人 ;《三国演义》、《水浒传》也有多处内证共同表明其作者罗贯中为“东原”人 ,而非“太原人”。近百年来被抬得很高的“太原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72.
论《世说新语·贤媛》之"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世说新语.贤媛》中女性的特征,指出了“贤”之一字不同于封建礼教所要求的新的内涵,并阐述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新的审美理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快乐,不能识别他人,,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人,是一个无知觉的人,一个盲目的人,,必然四处碰壁。  相似文献   
74.
历史真实、人的存在、叙事策略是新历史小说研究中的三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在如何对待历史的真实上,研究者们主要围绕着如何重构客观存在的历史客体、如何重构历史观念展开了褒贬评价截然对立的激烈争辩.对新历史小说中人的存在及其呈现形态,研究者们从人在新历史小说中的地位、新历史小说中人的种种生存形态、与人的存在血肉关联的历史形态等几个方面作了相当充分的探讨.关于新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者们主要从叙事视角的变化、历史与今天时空的跳跃性、叙事的自我解构这三个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75.
论中国人社会化与心理咨询本土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毓 《南都学坛》2002,22(1):117-119
不同民族的人具有显著的心理差异。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人社会化特点存在显著的矛盾冲突 ,其核心是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由此决定了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本土化过程。  相似文献   
76.
好汉三项比赛从萨满教祭祀仪式演变成为衡量好汉的价值标准之后 ,渐渐渗透于蒙古英雄史诗之中 ,在原有完成任务式考验婚史诗的基础上 ,出现了复合式考验婚史  相似文献   
77.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国防教育思想的历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国防教育都很重 视,特别是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共领导人能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其国防教育 思想的主要内容,从而使党的国防教育思想更趋成熟,向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迈进。  相似文献   
78.
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实践 ,以及“三个代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并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说明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9.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五形态理论 ,该理论在马克思那里有充分的文本根据 ,马克思始终坚持了该理论。理解五形态理论的视角至关重要 ,须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去理解它。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不是社会发展的单线论 ,而是既坚持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 ,又承认单个国家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辨证决定论。马克思不仅精辟地分析了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下个别国家超越式发展的深层原因 ,而且还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的模式  相似文献   
80.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开拓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追求的理想价值目标,它表现为人的整体素质的辩证和谐统一.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根本尺度不再只是经济的增长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含着人的因素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除了物质文明的发达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素质完善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