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历史文学主要指讲述真实历史、内容有史可稽的文学作品,它与纯文学作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史实和史料为依据,后者以传说和虚构故事为基础。历史文学作品兼具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双重特点,并因其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而为读者喜闻乐见。历史文学翻译不仅具有文学翻译的一般共性,还具有史学翻译的具体特性,主要表现在译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学术性两个方面。历史文学的翻译问题,也大多与此有关。本文根据历史文学作品的特点,通过内容、文体、专名和相关术语的译例分析,来说明历史文学翻译的规范问题。文章认为,只有在上述四个方面对译文加以规范,历史文学著作的翻译质量才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2.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解决了不定摹状词的消除、限定摹状词的消除以及限定摹状词初现和次现的区别三大困惑,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受到了哲学界的挑战。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分析方法为分析哲学以及逻辑哲学的研究提供了范式,这种分析的方法为20世纪整个分析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机勃勃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3.
专名词语的数量十分庞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词汇类聚。本文以现代汉语专名词语为对象,在系统论观点的指导下,从语言词汇的宏观视野出发,对专名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概括,从而构建出汉语专名词语的层级性体系,即专名词语基础层、专名词语中间层和专名词语扩展层。  相似文献   
54.
意义的指称论的研究以语词特别是名称的意义(涵义与指称)研究为中心,最早从穆勒开始,经历了"弗雷格-罗素"的专名理论、维特根斯坦和塞尔的簇摹状词理论,以及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历史因果指称理论等阶段。这个主题的研究形成两大基本流派:专名的摹状理论和专名的因果指称理论。二者对"专名有无涵义"这个问题分别做了肯定与否定的回答。基于此,拟在这两大流派思想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建设性的整合途径的思想。  相似文献   
55.
克里普克对专名词与摹状词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他的命名理论开辟了专名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他的命名理论仍存在不完全性,因为这一理论无法说明专名的指称在传递中发生转移等三种情况。在专名问题上,摹状词理论和历史的因果命名理论是相互补充的。  相似文献   
56.
关于专名指称问题的理论有描述理论、因果命名理论以及试图整合二者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各有优点与不足.专名的指称在信息遗失、信息转化、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从信息理论看专名指称,不仅可以融合上述理论各自的优点,还能很好地解决以往理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7.
甘露 《殷都学刊》2005,(4):8-11
甲骨文的处所词分为地方专名和普通名词、代词两大类。本文对处所词与方位词的结构类型、处所词的词汇意义、处所词与动词的关系及处所词的语法功能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8.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直接渊源于穆勒和弗雷格的对指称与涵义的关系研究;罗素从解决"存在"等哲学问题的目的出发,将摹状词在命题中化解为具有精确涵义的命题函项,并以之为武器为他的哲学服务.尽管受到一些批评,但是,摹状词理论的思考方向和哲学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59.
人类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数码语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重点论证数码语言的特点 :抽象性、隐义性、专名性。本文还讨论了数码的表达问题 ,首次提出了“数码表达法”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60.
对于专名有没有涵义和如何指称的问题,塞尔提出了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不仅有指称而且有涵义。而克里普克则坚持历史因果理论,坚持专名只有指称没有涵义。文章通过分析比较这两种观点,发现这两种理论之所以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专名涵义和指称的理解有所不同, 因此,与其说二者是对立的,不如说是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