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认为 ,克里普克的因果指称理论是不完全的。 ( 1)在确定专名指称时 ,如果不借助于摹状词 ,当面对“共用专名”的情形时 ,传递专名指称的因果链会出现混乱 ,从而混淆专名的指称。 ( 2 )不了解专名的涵义 ,不借助于摹状词 ,仅依靠指称的借进 ,并不表明能真正确定指称 ,知道一个专名与能正确的确定专名指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克里普克的因果指称理论认为 ,在确定专名指称的过程中 ,不需借助于摹状词 ,也不必了解专名的涵义。因为专名是固定指示词 ,专名指称的确定能通过因果链条一环一环的传播开来。本文认为 ,克里普克的因果指称理论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专名有没有涵义和如何指称的问题,塞尔提出了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不仅有指称而且有涵义。而克里普克则坚持历史因果理论,坚持专名只有指称没有涵义。文章通过分析比较这两种观点,发现这两种理论之所以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专名涵义和指称的理解有所不同, 因此,与其说二者是对立的,不如说是互补。  相似文献   

4.
对于专名与摹状词的关系,摹状词理论的要点是,专名的含义等同于摹状词或摹状词簇,摹状词指称专名的所指;相反,因果命名理论认为专名仅有所指没有含义.摹状词理论和因果命名理论都存在着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困难.以专名的推广和传播为突破点,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次上来考察,可以对这两种理论的各自困难以及摹状词与专名之间的关系有个较好说明.  相似文献   

5.
语言意义是一切语言哲学学说的中心。换而言之,意义问题得到了哲学家极大的关注。以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为代表的专名描述性理论认为专名没有涵义,其涵义体现在摹状词或簇摹状词上;克里普克、普特南等人深刻地批判了描述性理论,认为专名经过因果链的传播,在语境的限制下,通过映射体现出专名的涵义。  相似文献   

6.
专名的新指称理论--对历史因果理论的挑战及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历史因果理论逻辑前提的分析表明,严格指示说对于专名并不具有普适性,存在着众多指称并不严格的专名,它们的指称不能按照历史因果理论的方法加以确定;历史因果理论的哲学前提--实在论的信条在人类的语言实践中是不可满足的;可从私人指称的角度出发,糅合摹状词理论的一些理论长处,去弥补历史因果理论的不足,修正它所存在的理论错误,从而较为合理地解决专名的指称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历史的、批判的眼光考察各种类型的专名指称理论 ,指出其各自的理论得失 ,认为摹状词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 ,而历史因果理论总体上是正确的 ,但仍不能全面解决专名的指称这一复杂的理论问题。最后 ,从方法论上对专名指称理论研究进行反思 ,认为这一研究应从公共指称和私人指称两个角度展开 ,并且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对专名指称理论问题有个较完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G.埃文斯是专名指称理论最新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专名指称理论继承了克里普特的因果历史指称理论,强调决定专名指称的事实和社会历史因素,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专名的"制造者"、"消费者"以及"专名使用语言实践"等新概念。埃文斯认为,如果有一个对象X被一个专名NN的"制造者"们经常且连贯地辨认为X的指称,那么这个对象X就是NN的指称。埃文斯的专名指称理论为解决"如何确定专名的指称"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弗雷格《论意义和指称》一文讨论了专名、单句和从句的意义与指称,提出客体、语言、思想和真值之间的关系,建构了讨论语言意义问题的基本框架。罗素认可弗雷格的专名理论贡献, 但认为专名理论无法解释空指称。因此他区别了专名和摹状词,并讨论了其意义和真值。  相似文献   

10.
专名──摹状词关系问题是意义──指称理论的重要议题。专名和摹状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在个体指称的实践中,一个基本的方式就是通过建立专名与摹状词的对应链来实现有效指称。对简单专名作索引解码实际上就是要寻找与其对应的摹状词以建立对应链。要辨认对象就要刻画对象,要刻画对象就要使用摹状词。个体对象的专名与相应摹状词的关系是一对多与一对一的关系,即个体对象的专名对应若干摹状词,而一个摹状词只对应一个个体对象的专名。  相似文献   

11.
悖论的构成与我们对某些语句可以自我指称的认定密切相关。认为某个语句可以自指,这是一回事,但事实上这个语句是否可能自指,则是另一回事;而语句自指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由此,便会获得对悖论的一种根本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悖论与"自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悖论的构成与我们对某些语句可以自我指称的认定密切相关.认为某个语句可以自指,这是一回事,但事实上这个语句是否可能自指,则是另一回事;而语句自指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由此,便会获得对悖论的一种根本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专名概念、专名无涵义论及专名有涵义论的分析,认为专名的主要任务就是命名,最初的命名是一个偶然事件,后人使用之是因为约定俗成。一个事物,本来并非固定地非使用某个名称不可,一个名称,本来并非固定地非用来指称某个事物不可;且专名对命名的对象一般没有描述。而有的专名里有描述的成分,描述成分就是该专名涵义的一部分或全部。  相似文献   

14.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现代西方各个哲学流派普遍关注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它着重从哲学角度研究哲学中的语言问题或者语言学中的哲学问题。根据语言哲学理论,以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05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论指称》和在1919年发表的《摹状词》两篇文章为核心,对罗素的描述语理论的内涵进行评析,针对罗素的描述语理论提出了几点质疑与思考,指出罗素认为专名等于缩略的描述语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旨在探讨语言哲学中的热点问题,即描述语的功能问题,以丰富语言教学理论,以哲学的观点指导语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可以从柏拉图的相关著作中解读到专名意义的一种融合一致的理论,这是一种既是原子主义的又是整体主义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专名意义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原子主义的而另一个部分是整体主义的。柏拉图关于知识和名称的论述中蕴含着闪光的思想,这些思想预期了当代语言哲学中的一些标志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名思想是先秦儒家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孔子正名的率先提出,荀子对正名的继承与发展,为正名思想在先秦哲学思想中的价值体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中的"仁"、"礼"的思想,荀子正名思想中的逻辑制名,都是正名思想的价值内涵。先秦儒家孔荀正名思想不仅在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严重失衡的春秋战国时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当下社会构建名实相符的社会制度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钱锺书在著述中曾重点讨论过中西语言哲学都共同关注的名实关系问题,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名实观。钱锺书既受到先秦“名实之争”的影响,也明显借鉴了西方的指称理论。他认为不能把“字”与“名”直接等同,字取有意,名求傅实,名之“指称”有别于名之“涵义”。他从历时的角度提出了“可名非常名”的论题,认为指无定名,名逐物而迁;名无定指,指因时而变。对名实关系的辨析是钱锺书阐发文学虚构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其文学批评中常用的方法。他认为文学语言虚而非伪,诚而不实,有涵义而无指称,因此不应当对其控名责实;分析具体文学现象时,应当辨清名称的真实涵义,不能轻心轻信,顾名忽实。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参与观察与个案访谈,采用民族志方法叙述了一个瑶族村落以“盘王大庙”之名来重建“仁王庙”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村民的支持、乡村精英的努力和政府的通融,是小传统与大传统发生碰撞时的文化表现,是为了缓解紧张关系的一种生存艺术,取名日“共名制”。“共名制”与学界以往研究中的“双名制”、“借名制”均有所不同。它是以合法化仁王信仰为初衷而创造出的以一种合法信仰之名(盘王信仰)来容纳非法信仰(仁王信仰)的运作策略,导致最终结果是:在一个信仰之下实际共存着两套信仰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所谓的“一个牌子,两套人马”模式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